第28部分(第3/4 頁)
兔突然從他的馬蹄間竄出,戰馬受驚,四蹄騰空,將拿破崙摔下馬來。幸好土地鬆軟,他只是臀部稍為跌傷。由於許多人對這次冒險行動心中沒底,因而變得十分迷信,他們把這一偶然事件看成是不祥之兆。貝爾蒂埃提議說:“我們最好不要渡過涅曼河,剛才摔的那一跤是個壞兆頭。〃拿破崙默不作聲,臉上出現了少有的嚴肅和心事重重的樣子。但不久,他又拿剛才摔的那一跤開起玩笑了。看得出,他是在極力驅除人們臉上的不安神情。
6月24日夜晚,拿破崙大軍渡過了涅曼河。涅曼河這邊死一般的寂靜,廣闊無垠的土地上,一個人影也沒有,展現在法軍面前的是褐色的土地和枯萎的植物以及遙遠地平線上的樹林。眼前的景色使拿破崙感到有點不安,他擔心俄軍不經戰鬥就撤出立陶宛首都維爾納,放棄整個俄屬波蘭,從而誘使法軍遠離後方基地。這時,法國的間諜一個也沒送回情報,法軍對敵人的動向簡直一無所知,這更使拿破崙心情沉重。
不久,間諜送回了情報,報告了俄軍在涅曼河前線的佈置情況。當時在涅曼河前線有三支部隊,一是由巴克萊統帥的第一方面軍,約150000人,是對法作戰的主力部隊。其右翼由維特根斯泰因將軍指揮,駐防波羅的海沿岸;左翼由多赫土洛夫指揮,部署在格羅德諾市郊。司令部設在維爾納。第二支是由巴格拉吉昂統帥的第二方面軍,50000人,部署在格羅德諾——穆查維克河一線,司令部設在沃耳科威斯克。第三支是普拉托夫率領的8 000哥薩克騎兵,也部署在格羅德諾地區。不過,集結在維爾納的俄軍早在三天前就撤往德里薩大營了。拿破崙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他命令烏迪諾、內伊率軍前往追擊巴克萊,其他部隊快速前進。6月28日,法軍不費一槍一彈進入了維爾納。在這裡,拿破崙又得到了一個壞訊息:由於勞頓、缺乏草料以及夜裡的悽風冷雨,10000匹軍馬死在進軍路上。
同樣由於飢寒交迫和過度疲勞,許多年輕的近衛軍士兵也在行軍途中倒下了。拿破崙開始意識到這次遠征的艱鉅性。
正當拿破崙為俄軍沒在維爾納與他決戰而憂慮萬分時,沙皇的侍從武官巴拉索夫來到了維爾納,他帶給拿破崙一封亞歷山大的親筆信。亞歷山大在信中責問法國為何在和平時期侵入俄國,他還建議說:如果拿破崙願意把軍隊撤到涅曼河對岸,兩國可以捐棄前嫌,交換意見,解決過去懸而未決的問題。拿破崙的自信心再次被這封信激發起來了,他激動地說:“驕橫跋扈的亞歷山大想求和了,他害怕了,我軍神速進軍已使俄國人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不要一個月,他們將會統統跪在我的面前。〃其實,求和只是亞歷山大玩弄的緩兵之計,拿破崙不知道這些,他也不需要知道,他早已下定決心要徹底摧毀這個與自己對抗的敵人。他當著眾人的面說:”亞歷山大在嘲笑我,難道他認為我到維爾納來,只是為了討論商業問題嗎?我來這兒的目的,是為了一勞永逸地毀掉這個野蠻的北方巨人。我的劍已出鞘,他們必須滾回他們那個冰天雪地的老家去。這樣,在至少四分之一個世紀裡,他們將再也無法干涉文明歐洲的事務了。“
與此同時,華沙議會派了一個代表團來到維爾納,他們一方面是來鼓動立陶宛人起來反對俄國壓迫者,另一方面是來向拿破崙表達復國要求。拿破崙閃爍其詞地答應了他們,卻沒有把立陶宛併入波蘭,而是在立陶宛設立了一個臨時行政管理機關。波蘭人的熱情被迫了一盆冷水。
6月29日,拿破崙接到訊息說,俄軍巴格拉吉昂第二方面軍也從沃耳科威斯克撤往尼古拉耶夫。拿破崙立即命令達武等軍前往追擊。
拿破崙在維爾納整整住了18天,他天天焦急地等待著各個軍團的訊息,每次見到各軍團來人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抓到了多少俘虜?〃可得到的答案總是令他很失望,法軍到現在還沒遇上過俄軍。一天,遠處傳來一陣陣轟鳴聲,拿破崙以為是法軍同俄軍交上了火,高興得跳了起來。他豎起耳朵仔細辨聽著炮聲來自何方,但很快就發現剛才的轟鳴聲只不過是雷聲。緊接著,天空一漆黑暗,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從空中傾瀉而下,不多時,周圍一片汪洋,道路田野全被淹沒,1萬騎馬和許多士兵均葬身於大水之中,大批物資也毀於瞬間。
兩路俄軍在繼續撤退,巴格拉吉昂已撤至明斯克,巴克萊也放棄了德里薩大營,退到威特斯克,而且隨著法軍的猛追,俄軍退卻的速度也在加快。拿破崙決計要在這兩路俄軍會合前將他們逐一消滅,他催促部隊加速前進,以便追上俄軍決一死戰。他自己也於7月16日夜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