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劉備放下杯子,從懷裡摸出一卷素帛,在燈燭下展開。
工楷大字撲入眼睛:
官員封賜名列。
一等賜:千金、銀萬兩,錢千萬。錦百端。
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
二等賜:
………
劉備帶著急切地笑望著孔明,好不容易,孔明抬起頭來,可是,沒有意想中的微笑謙遜,卻是一臉的無奈與莊重。
面對著孔明這樣的表情,劉備的笑容也逐漸地冷卻在臉上。君臣兩人這樣對視了良久,劉備先繃不住,低下了頭,隨意地把那絹帛折起來,口中像是在自言自語似的說著:“行了,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主公英明。”孔明坐直了身子,羽扇又幽幽地搖起來,他微仰著頭,半眯起眼睛,望著站起身來的主公。
劉備揹著手,步子有些遲緩地踱到長窗前。沉沉地夜色已經不知不覺地垂落到院子裡來了。他輕輕地呼了口氣,轉過身子,又回到孔明身邊,撩起衣服坐下來,嘆了一口氣。他並沒有看孔明,目光悠遠地投向門外。
“唉——二十六年啦。”他又是一聲嘆息。偏過頭來。目光中似有淚意。孔明仍如前那樣看著他,不動聲色。
劉備搖頭一笑,用手扣打著膝蓋:“孤二十八歲起事,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意欲復興漢室。若無一干兄弟朋友捨命相助,備早已身入黃泉了。雲長、益德、子龍,他們追隨著我,置生死於度外,渴飲刀頭血,睡臥馬鞍心。何嘗享過一天福祉?公佑幾番救我於危難之間,子仲為我散盡家產,糜夫人為我赴井而亡……”
說到這兒,他的喉頭有些發緊,孔明的目光也緩和下來,他輕輕地捧起茶盞,送到劉備跟前:“主公……”。
劉備長出了口氣,接過了杯子,抿了一口:“大丈夫生於天地兩大之間,知恩豈可不報?可是,備飄泊半生,妻子尚不得安,又何以報知己兄弟?如今,好不容易取下益州,備只想略表寸心,以盡人主之義,難道你也忍心不許嗎?”
孔明垂下眼睛,微皺著眉頭。羽扇輕拂著,又是一陣沉默。
“主公之心,亮已盡知了。”孔明幽幽地說。
劉備直起身,眼睛一亮:“你答應了?”
孔明點點頭:“主公的想法不錯。唉,只是目下成都初定,各處要用錢糧的地方真是數不勝數啊。以亮之見,我們還是能省則省,封賜之事,我與主公再商議商議如何?”
劉備頻頻點頭:“好,好,你說,如何省法?”
他說著,復又把那帛絹展開了。孔明略一沉吟,提起筆,在帛絹上將封賞數目略做刪減,然後抬起眼望著劉備,劉備捻髯沉吟半晌,徐徐點頭:“唉,虧待了。也罷。就這樣吧。”
孔明又執著筆想了想,覆在二等賜中劃了法正的名字。劉備詫異地望著他,孔明又將他的名字補在了一等賜之中。劉備想了想,點點頭:“是了,若無永年、孝直,益州是斷斷取不下來的。一等賜也是應該。只是委屈了三弟與你了。”
孔明放下筆,“主公,各中原由,不盡在此。”
劉備靜下來聽著。這時,侍從進來恭敬地施禮:“啟主公,晚膳已備下了。”
劉備恍然,“哦,吃飯!今天你也累了,吃了飯早點安歇吧,改天再議此事。”
孔明點點頭,也站起身。
用了飯,孔明告辭,劉備感到有些奇怪。這封賜之事,孔明的態度卻不像他往日的作風啊。若是在往常,凡稍有給他的賞賜,他是推之再三,阻之再四,必是如數退還才罷,今日卻答應得如此痛快。
想到這,劉備心中頗覺欣慰,孔明出山至今,除了軍政大事,就是在為他劉備酬款,他這個軍師中郎將亦或是現在的軍師將軍,有的時候甚至是連俸銀也不拿的。每念及此,劉備就如滾油潑心一樣。今天終於可以對他稍有補償了。
封賜策文一經頒佈,文武大悅,都來向劉備致意。雲長也遣使從荊州趕來,這讓劉備感到更加的內疚。這是第一次的封賞啊,他劉玄德五十四歲了,第一次,為他的下屬拿出了一些像樣的東西。
一連幾天,劉備都沉浸在欣慰之中。
成都不見紅日的天氣在他的眼裡都明媚了起來。清晨起身,在院中練了一回劍,精神飽滿地來到了書房,書案上早就放好了等他示下的文書。他挽起袖子,抽出一份才要開啟,忽然,侍從來報說,簡從事求見。劉備忙放下筆,一臉喜色:“快讓他進來。”
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