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小聲催促著。孔明點著頭,“好好,餓了,真餓了。”
粥盛在碗裡,孔明接過,就送到嘴邊,忽然看看子安,不好意思地笑笑,“對,對,差點就忘了,小口兒慢食,細嚼慢嚥,養津護胃……”
子安沒說話,把一些小菜夾到孔明碗裡,諸葛亮當真細嚼慢嚥著,太陽穴一動一動地,這細小的動作都在告訴子安,他的先生,老了。
這一刻,子安恍惚起來,他不知道光陰這東西為什麼會如此的無情與神奇,就算是如他家先生這般的神仙中人,也有老去的時候。先生才五十四歲啊……
他清楚的記得,張益德五十四歲的時候,在瓦口關大戰張頜,之後在慶功宴上,用匕首把一條烤豬腿吃得一乾二淨。
他還記得,那一年,雒城,五十四歲的先帝和他家先生會師,進圍成都之前,兩個人與眾將佐商議著進兵之策,到了過午,他和灶頭軍擔進了膳食,先帝揭開食盒的蓋子,“哈哈!雞肉湯餅!好好!”
那樣一隻黑漆大碗,熱騰騰地冒著白氣,託在先帝手裡,吃得有聲有色,一碗告磬,長臂一伸,“子安!再添!”
……
“子安,子安?”
孔明的喚聲把子安從二十年前拉到了現實中,他仍迷離著眼神,不知身在何地。
“怎麼了?走神兒了?“孔明歪頭看看他。
“沒有沒有。”子安忙掩飾著。
孔明拉過他的手,“子安,今天要交給你一件要事去辦。”
子安嚴肅起來,認真地聽著。
孔明拾起案子上的錦囊,“定更時,將此錦囊由你親自密送魏延、王平、廖化、張翼四人,讓他們照命行事,不得有誤。”
子安莊重地接過,點點頭。又看看孔明,“先生,我看這四人今日軍議之後,不是都銜命而去了?”
孔明輕輕笑著,“天機,不可洩露。”
魏將岑威騎在大青馬上,目光不時灑向四面的大山,他的手緊緊地扣著馬韁,大青馬放不開蹄子,便時常不安生地仰起頭來打響鼻。
“將軍,我們還是快點走吧。”小校擦著腦門兒上的熱汗催促著。岑威無語,手伸向掩心鏡的後面,那裡有司馬都督派人飛馬傳給他的密令,“注意蜀軍,見劫糧者切勿相抗,遺糧敗走,自有接應。”
“接應?”岑威又四下裡望望,大山子靜悄悄的,連鳥都沒有一隻,真的會有蜀兵來劫糧?大都督又怎麼會知道的?四萬石大糧?讓蜀軍白白拿走不成?
他又看看井然而行的木牛流馬,實在是搞不懂大都督怎麼想起這神怪的東西,軍校費力不大,這東西卻行走如飛,且裝載巨大,真想不通大都督怎麼會想出這個神法子。
正思慮之間,只見遠遠的山谷間闢辟啦啦地飛起一群鳥,繞著樹疾飛高鳴。岑威把馬一勒,大叫“停隊。”他知道,鳥兒無故自飛,一定是受了人的驚擾,難道,蜀軍真的來了?
果然,山道上隱隱來了一支人馬,盡著魏營服飾,為首的將官紅面短眉,細眼微須,好像是偏將鄭文。鄭文見了岑威,熱情地招著手:“岑將軍,久違了。”
岑威鬆了口氣,拱拱手,“鄭將軍,威向在隴西,一向少有交往了。”
說著話,鄭文帶著隊伍已到近前,岑威還想說些什麼,忽然鄭文湊上來,大刀疾如閃電攔腰掃來,幸好他的神經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圈馬跳開,鄭文將刀一舉,“弟兄們,殺!”
霎時間,鄭文所帶的軍卒一把將軍盔脫去,只留了紅布纏頭,掄兵器如狼似虎般殺了上來,岑威忽想起司馬懿秘計之囑,大聲喊道:“蜀軍有埋伏,弟兄們,撤!”
這數千人未明就裡,跟著他往後便敗。
鄭文命人操縱木牛流馬,迅速回營,他回頭望望,滿心疑惑,“難道,大都督不曾收到我的書信?岑威怎麼會如此不堪一擊?這四萬石大糧就這麼便宜送給了諸葛亮?”
正此時,聽前面馬蹄聲緊促,姜維領一騎精兵旋風般來到面前,“鄭將軍,糧草到手了?”
鄭文抱拳:“伯約將軍請看。”
姜維點點頭,“好,如此你我一同回營。”正說時,卻聽四下裡鼓角聲震,東北方向魏軍如潮水般湧來,為首將領正是副都督郭淮,挺著長槍一指:“反賊!還不受死?”
鄭文心裡一陣激動,表面上卻一聲大喊:“伯約,和他們拼了吧!丞相的援兵一會兒就到了!”
姜維微微笑著:“敵軍勢大,我等且退。”說著向著自己麾下的軍士一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