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頁)
那阿儺迦葉二人被猴子開罪,自然心生不滿。故意將其與兩藏無字經卷予了五人。五人卻是不知,直道真經到手,拜別佛祖之後,便帶著龍馬,欲沿原路回返。
可巧,那五人在藏經閣中與阿儺迦葉發生衝突之景卻是被那駐守藏經閣的燃燈上古佛見得。不忍五人無功而返,欲全天數。微微嘆息之後燃燈佛祖卻是派出自家座下大鵬明王,在半路上截住五人,將那無字真經奪走,而後灑落一片。
無字真經灑落。自是驚呆了取經人,當即便回返靈山,鬧到大雄寶剎之上與那靈山之主,釋迦牟尼對峙。直說那阿儺迦葉二人慾收取禮金,並傳五人無用經卷。
那佛祖如來見此,卻是微微一笑。多寶慧眼觀遍三界,那藏經閣中一幕豈會不知?更何況阿儺二人本就是受了如來差遣。
卻是笑著像那法師五人解釋,直言法不可輕傳,更是提到當初靈山佛子下天竺國,為那舍衛國趙員外一家祈福唸經,便要了三鬥三升米粒黃金。佛祖還言說忒賣賤了,可見那大乘佛法珍貴異乎尋常,可度亡者脫離苦海,保信者壽身不壞,豈是一般凡俗至寶可比?
玄奘五人聞言,心中卻是鬱悶,感情搞了半天,這一切都是如來自己搞的鬼。不過究竟不敢有絲毫不滿。如來見此亦是喚來阿儺二人,直言要將有字真經交予五人。
五人慌忙致謝,再次隨著二位尊者來到藏經閣中。阿儺迦葉再次開口詢問人事,那法師沒法,只好獻出自家手中唐王御賜的紫金缽盂。
阿儺迦葉二人見此微微點頭,而後前往藏書之地,取出有字真經五千零四十八卷,正好一藏之數。
而後再度拜謝佛祖如來,被如來命得座下八大金剛以雲路開道,須臾之間下的靈山,跨越十萬八千里路程,復還東土,到得國都長安。
那唐王因為幽冥當中,受得崔判暗助將“貞觀一十三年”改為“貞觀三十三年”,為那唐王延壽二十載,如今已然過去十八載。
唐王早已到了風燭殘年,若是道門三教再使一把力,恐怕那真經還沒到東土,唐王便二遊地府去了。
此時,玄奘一行人帶著大乘真經回返唐都,卻是舉國沸騰,唐王親自迎接,將這師徒五人連帶龍馬小玉一同迎入皇城當中。
而後更是讓那法師與長安城大雁塔中講解真經,弘揚大乘無上妙法,普度東土眾生。
豈料那法師剛一開口,便見得漫天金光大作,無量功德金光從那洪荒三界天外混沌當中傾瀉而下,而後分作無數股,散入洪荒各處,其中絕大多數都落入三十三天天庭與那西方靈山佛土當中。
更有六道功德金光直直落下,沒入取經五人與那白龍馬小玉體內。霎時間,萬道霞彩綻放,將那五人襯托的寶相莊嚴,神聖異常,便是那唐王見此,亦是慌忙下跪,恭賀幾人大道得成。
而五人當中,則以玄奘為最。但見得一道清亮白光閃爍,那玄奘竟然脫去一身錦斕袈裟,化為一身白衣,眉目越發清秀,正是那白衣僧金蟬子。
卻見那金蟬子端坐大雁塔之上,雙目緊閉,口中誦出萬道真言,便有無量大道天音傳響,天龍禪唱伴生,金蓮遍地,菩提林立。
萬道佛光普照十方,便是整座喧鬧的長安城被那佛光一掃,亦是化為一片祥和寧靜之極樂世界。
隱約間,跟見得無數亡魂從那四面八方駕著陰風飛騰而來,落在近前。被那佛光一照,悉數化為虔誠佛子,一道六色轉**開,那無數亡魂對著玄奘施了一禮,便投入其中輪迴去了。
“嘶!”
正在這時,一旁的龍馬小玉卻是一聲嘶吼,而後萬道金光閃爍,一道水光閃耀,化為一白衣仙子,微微對著塔上的金蟬子點頭。
金蟬子見此,卻是微笑示意,口中並未停住,而是繼續誦讀那大乘佛法。
小玉見此,微微一笑,而後與那一旁的小白龍、天蓬等人分別見禮,化為一道金光便要朝向東方而去。
“哪裡走!”
那雲端之上忽而顯化出八道身影,卻正是那佛門八大金剛,皆作怒目之狀,擋住小玉的雲路,欲要將其擒住,拿往佛門靈山。
那小玉頂替小白龍,駝聖僧取經,又駝大乘真經東來,自是得了無邊功德,靈智大開,得以化形,但如此卻是與佛門結下了大因果。
且龍馬本身氣運巨大,便是較之那天定取經人小白龍敖烈亦是不差多少,如此人物若是入得佛門,必可增加佛門氣運,使得佛門大興得以更加持久延續。
“除災金剛,爾等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