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3/4 頁)
滿室異香傳出,令得張府上下震動,但除去張府上下和穩婆以外,卻並無他人知曉。
有一種莫名的秘力。將那異象放到武林天外,所以除去張府外,武林城中之人卻是一無所知。
時光如梭,歲月如刀。
那無生界中。一切因果轉接自洪荒。自然一切也同洪荒一般,日月東昇西落。春去秋來,有多少人來了,又走了。
一晃眼,十七載歲月悄然而過。那張員外家的公子。也已然成長為一個翩翩美少年,外表俊朗,眉目若畫,鬢挽青雲,眉分新月,一身白衣若雪,丰神如玉。
單論樣貌。張公子說風華絕代也不為過,一身白衣翩翩,風流倜儻。便是在號稱自古多美女的江南,無數名門淑媛。大家閨秀雲集,但若是與張公子相較,卻又都自慚形穢。
如此姿容,瀟灑俊朗,便是傳說中的宋玉、潘安,也不過如此。當真是如同一輪皎月,墜落在人間,驚得人幾度回眸,直疑是貶落凡塵的謫仙。
倘若是一個女子,有如此姿容,恐怕便是當朝皇室亦要前來尋覓。便是男子,生得如此好看,亦是身後少不了一群鶯鶯燕燕追逐不休,門前早被那說媒的人踏斷了門檻,更何況張家還是江南大戶。
可是奇怪的是,這位張公子身後非但沒有一個紅粉知己追隨,反而是人避之不及,恍若洪水猛獸一般。
原來,這張公子名作玉堂,人如其名,卻是生的如同珠玉,儀表堂堂。可惜在江南武林地界上,卻是出了名的倒黴鬼。
坊間傳言,這張公子自小便有倒黴鬼附身,天生帶著一股黴運,除去其身邊親近之人外,但凡與其有交集的人或物皆受其所累,平白遭受種種無妄之災,苦不堪言。
所以久而久之,武林之人對於這位豪門貴公子自是敬而遠之,甚至有的時候張公子走到哪裡,哪裡便會完全清場,便是市集酒館等地亦是如此。
每當張玉堂出遊,那些個飯館酒店都在暗自祈禱,這位惹不起的小爺千萬別來自家店裡搗亂。
當然,對於這一切,張玉堂卻是早已習以為常。還是很小的時候,金山寺的老禪師天池長老便曾來到過張家,為張公子看過相,結果卻是直言張公子身上有大“冤屈”,一身怨氣沖天,所以最易招致惡鬼纏身。
更是直言張公子生具慧根,與佛門有緣,若是想要保其一生平安,便讓其拜在金山寺門下,當可保佑張家滿門人丁興旺,財源廣進。
張家乃是大戶人家,張老爺更是武林名宿,一手劈天掌法縱橫中原數十載,難逢敵手。晚年得子,又是天降異象,抱劍而生,更是認為張家後繼有人,疼愛異常。豈會將自家親子舍與佛門?
當下卻是並不應允,更是對佛門生出些許惡感。但那金山寺在武林地界頗有威望,這老禪師天池更是傳說中會仙術,乃是神仙中人,張老爺心中亦是有些許放心不下。
果不其然,那老禪師離去數日之後,在張家後院井中差點溺死了一個女童,卻是張玉堂新近解釋的玩伴。
而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除去張府中人以外,外人只要與張玉堂有所交集,無不遭受厄運纏身,張玉堂災星之名以此傳開。
張老爺沒法,只得帶張玉堂前往金山寺,花重金,行大禮,讓張玉堂拜在了那天池長老門下,做了個俗家弟子,以後也好為張家開枝散葉。
卻說那張玉堂也的確是生具慧根,在金山寺參禪問道,參悟佛門至理如有神助一般,便是那天池長老亦是讚不絕口。
唯獨卻是不喜習武,對於那舞刀弄棒的江湖手段頗為厭惡,使得張老爺頗為失望。原以為其懷抱寶劍而生,當是在武學之上頗有天賦,卻奈何張玉堂長大之後,便是對於自家伴生的那把寶劍亦是厭惡非常,似乎每每面對那把寶劍,竟有中仇視之感。
張老爺畢竟疼愛兒子,雖然張玉堂無心學武,但以張家在武林地區的威望,又有那金山寺天池長老庇護,想來沒有人敢對張玉堂動手,所以也就放任。
如此,坊間更是傳言,張家後繼無人,那張家公子堂堂七尺男兒,卻不喜歡習武,反而愛好舞文弄墨,讀史誦經,一時間張家也成了武林地區的一大笑話。
這一日,張玉堂卻是如同往常一般,早早的起床,離了張府,朝往金山寺而去,卻是想起平日裡誦讀佛學遇到的些許困惑,想要同那天池長老請教。
“玉堂哥哥!”
剛走出小巷,便聞得一個聲音傳來,聲音悅耳動聽,如同出谷黃鶯一般。便見得一道黑影出現在一旁角落當中,眼神當中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