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只是那些孩子玩的很開心……
吳曉曉納悶的把望遠鏡交給了一邊的永康帝,她有點不明白這位聖上看這種東西又什麼好幸福的?
可他真就看了好久,一直看到那一家人離開他才放下望遠鏡。
此時雪已經下大了。
他們所在的地方有殿簷擋著雪。
吳德榮還生怕會凍到他們,特意在旁邊放了暖爐,殿內也是把火燒的旺旺的。
永康帝扭頭看了她一眼,他的眼裡帶著一絲柔意。
吳曉曉就跟想明白了似的,她忽然的笑了,心裡想著,自己可真傻,她光從自己的角度去推斷這位聖上了,其實一想不就明白了,這位聖上啊,其實他的活動空間還不如晉王大呢。
晉王還能沒事跑出去打獵到處折騰個人,可這位聖上的活動區域,除了行宮也便是宮內了。
對他來說,從這個望遠鏡裡看到的不就是世態人情人生百態嘛。
她正想著的時候,永康帝已經執起她的手,她的手有些涼。
自從甦醒後,她的體制一直不大好。
此時被永康帝握著手,吳曉曉忽然就尷尬了下,她剛要抽出手的時候,就聽見永康帝很輕的說了一句:“除夕夜晉王會進宮……”
跟自言自語一般,他淡淡道:“到了那日,你記得跟在朕的身邊,不要亂跑……”
第56章
皇宮內只有一處御膳房;其他的太后皇后跟四妃都各有各自的內廚房;自從吳曉曉進到宮內後,吳德榮就額外給她安排了個內廚房,自此後,只要聖上過來;便是在她這裡用膳。
這下御膳房反倒是清淨了一段日子。
可等要過年的時候;不管那位永康帝平日都在哪裡用膳,御膳房卻是忙的熱火朝天的。
早早的在臘月二十四這天,御膳廚房就要蒸饅頭;這是御膳廚房內的規矩,用來討個吉利;而且這樣物件是有講究的。
永康帝未必吃這種東西;可是這樣的一樣東西出自御膳廚房內;卻是可以用來賞人的,後宮內的各位主子,還有外面的大臣們。
得到賞賜的臣子都會把饅頭恭恭敬敬地擺到正房裡,外面罩一個黃色的包袱皮兒,每天對它三叩首,感謝皇恩浩蕩。
這些吳曉曉是不知道的,因為知道晉王要過來參加晚宴,她心裡緊張的很,等有人把聖上御賜的饅頭拿過來的時候,吳曉曉正在琢磨晚上的事兒呢。
忽然間她就聽見外面噼裡啪啦的鞭炮聲。
從臘月二十五那天開始,一直到春節後的正月十七,宮內每日每天都會鞭炮。
因她身體虛弱,所以吳德榮特意讓人在她所在的關雎宮外多放了一些鞭炮去晦氣。
這也是為了她討好她,現如今宮內都是這樣的,哪個宮內的人得寵哪才會這樣的熱火朝天。
不過那些鞭炮煙火是不敢在她宮內放的,一是怕驚到她,再來也是怕引起火災。
聽著外面鞭炮噼裡啪啦的,等過去後,吳曉曉身邊的那幾個宮女們已經把御賜的饅頭收了起來。
知書知畫倆個宮女在別人忙著收拾宮內各物的時候,也在張羅著貼門神。
只是她們貼的不是什麼傳統意義上的門神,吳曉曉起初沒在意,可等注意到的時候,就發現那倆個宮女在門口的位置,貼的居然是個送子觀音抱著大胖小子的圖。
吳曉曉當下就問她們:“你們這是做什麼,貼這個幹嗎?”
“貴人不知,宮內的講究都是貼這個的。”知書笑著去攙扶她,在那恭敬的說:“外面天冷,貴人多歇息歇息,晚上的宴會只怕要到很晚呢。”
吳曉曉沒參加過那種宴會,也不知道這種皇家的過年都要怎麼樣過。
等進到寢室呢,她便找了宮女裡歲數最大的那個幫自己講解講解。
那宮女笑著說:“宮內跟尋常百姓家過年是一樣的,都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過,只是以往孟太后一直沒有回宮,今年因孟太后回宮,肯定要額外的熱鬧一些。晚上呢,照例是要吃餃子的,為的是吉利平安,民間都是在餃子裡放銅錢討個吉利,可宮內的花樣要多的多,一般宮內的餃子裡會包進去一些小竹牌兒,竹牌上刻著名稱,像是金佛銀鳳玉如意之類的,要是哪個嬪妃運氣好,吃到了,就按小竹牌上的賞賜。”
吳曉曉安靜的聽著,其實她不想問這些餃子的問題,她想知道的是晉王到了這個時候會是什麼樣的?
他會怎麼過來,會待到多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