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異,每個人的生理自我、道德倫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會自我會表現也會不同。自我管理有一般性的規律可言,但更不能忽略每個個體的差異,正所謂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每一個自我又作為一個子系統存在於更大的系統之中,系統的複雜性、動態性既讓自我這一子系統心曠神怡、感恩面對,又似乎覺得順應動態複雜的系統並不容易。試想,作為一箇中層,面臨著上級特別是意見分歧的多重上級、同級以及下級,還有家庭、社會方方面面的要求時,多少會有一些力不從心。我們置身於360度的格局中,要面面掌控對於多數人來說是不容易的。
因此,尋求自我係統與自我之外的大系統的均衡,掌控好360度佈局的核心,不失為一箇中層的明智選擇。
。 想看書來
放大鏡下工作生活(1)
中層,對上對下,做正確的事情是天經地義,可是一旦犯錯,恐怕就天理難容。對別人的完美主義,是成全還是解局?
一、別人的完美主義何謂完美主義?很多人並不陌生,小時候每次考試,要是拿了80分,父母會說還有別家的孩子考了90分,當自己考了90分時,父母又會說分的大有人在,最後考了95分,父母或許還會要求拿個滿分回家。
這就是完美主義的一種體現。不可否認,這種完美主義客觀上是一種基於上進的鞭策,可以讓人戒掉懈怠,尋求精進。然而,對言行結果的高標準要求,無止境的推上,往往會發展得超脫情理,近乎苛刻。
在中層來看,完美主義體現在發揮堅凝對上對下的“信”這個作用時候,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都在用放大鏡觀察著中層的一舉一動,而上級會嚴苛地要求中層執行力的盡善盡美,而下級也以細緻的觀察時刻放大著直接上司的一舉一動,期望有一個完美的上司可以作為榜樣。
完美主義的壓力何在?是否有一個“完美”的印象而獲得上級的“信賴”,是否有一個“完美”的形象而樹立“威信”、獲得下屬的“信服”,這些都是對中層的極大考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旦破裂便猶如破鏡,難以複合。一旦犯錯,哪怕是不好、不妥當的細節,都會對“信”造成威脅和破壞,而這種破壞,往往是不可逆的。一點點的瑕疵都可能會被放大,破壞完美,威脅“堅凝”作用中的“信”。
如何對“別人的完美主義”解局?放大鏡下的工作生活,累是常態。
但也並非事事畏縮,主動出擊才能“轉累為安”。因為放大缺點與不足的同時,優點同樣也會被放大。這時候需要按照刺蝟理論來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既需要靠近產生溫暖,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傷害。在與領導和同事的相處過程中,就是要注意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可太過親密,也不可太疏遠。太親密則有小圈子之嫌,易被其他人誤解和排斥,太疏遠易被邊緣化,對職業生涯不利。
中層要保證遠近相宜的安全距離。首先說“遠”,其要義是“慎獨”
,正是因為魔鬼藏於細節,所以率性而為也是要有限度的。為了規避放大鏡的消極作用,就要掩藏不必要的一面,不讓缺點太顯眼。尤其是在組織內部,要公私分明又不能不近情理,親疏有別又不能過於隨性。其次是“近”,其要義是“親和”。運用放大鏡的積極作用,主動體現細節的溫情。例如,小楊常常把相機帶在身邊,一次重要場合,領導臨時需要合影留念,他主動靈活地跑前跑後,幫著照相,從一件小事中表現出了對上級的關心,贏得了領導的信任。若想將完美主義的壓力舉重若輕,就要學會趨利避害地運用放大鏡這一職場工具。
與其改善和化解放大鏡的消極作用,修復已經破損的玻璃,不如預防和避免存在的細節隱患。
二、自我的角色扮演(一)角色與角色扮演角色之所以稱為角色,在於“角”,需要夠“硬”,有禁得住推敲、撐得起檯面的資本、能力和底氣;在於“色”,需要隨著不同的場合、組織,塗上不同的顏色,顯露不同的自己,學會變通、兼顧和適應。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臺上的主角,在每場序幕揭開之前,只有明確自己的行當,選好“角”,上好“色”,才能唱一出好戲,贏得滿堂彩。 。 想看書來
放大鏡下工作生活(2)
兼顧多面的人生,再投入當下的職場,就要加強心理建設,去面對一些措手不及的變數和艱難挑戰。同時,要步步為營地創造條件,不僅是為了升遷,也為了家庭的溫暖、朋友的理解。
面對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