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拜·百越相(面板)(四千字)(第1/4 頁)
順著風允所指的策對。
百越王不禁念出他最為欣賞的一處。
“《百越十部司》,廢除自治,去族留部,而部無族,百族之人,賢能達者,皆可命之。”
集權之策。
但百越王只看出若是此策能成,他方為百越國之主。
“此策何解?”
見百越王如此重視這一則,風允卻道:“這篇不可稱策,只是補充,如同空中樓閣,若無前之陰陽五行七策,那即使能成,也不日崩塌。”
風允先表明根本,擊百越王的憧憬,讓其冷靜。
百越王蹙眉,但確是此理。
“此篇正為誘餌,為各族所爭之利也。”
風允的話,卻讓百越王不解。
這分明是瓦解其餘部族的制度,那些部族怎麼會將其當作利益去爭奪呢?
風允卻解釋道:“王,餘有三問。”
百越王端正坐姿,懇切道:“風君請言,我盡力答對。”
風允道:“一問,部族所求為何?”
“二問,部族中民所求為何?”
“三問,部族中掌權者所求為何?”
百越王思考。
“部族,延續?”百越王確定道:“部族都是為了延續,然後壯大,不愧先輩啊。”
風允略微點頭。
而百越王又答:“部族中的民……為部族而戰,獲得獎賞,猛獸?”
百越王不確定。
至於第三問,百越王躊躇,因為他也是掌權者之一。
風允笑笑。
“餘來替百越王答。”
“百越王也是仡氏部族之主,自然知曉部族所求為何,遂部族延續,壯大,不愧先輩是為正確。”
“而百越之民,不管是何部,其普通者為大多數,但也是這部分,為部族延續奉獻了絕大部分的力量,他們所需的是生活,安穩有序,有著希望的生活。”
“第三問,掌權者為何,掌權者亦是人也,但他們非普通人,其已有優越生活,若誘之,唯有‘特權’二字。”
“這每個部族的掌權者,無外乎族長,族子,長老,巫者之屬……”
風允指了指這《百越十部司》道:“百越若有十部司,而在十部司之上,再創九公一王之位,其下還有無數小公,此為掌權者之餌。”
“一王直轄一司,其在九公之上,而九公主控九司,其餘小公則為九司中各支之主要;包括無職的年老之公,整個公制度之人,皆可受整個百越國之供奉。”
“若是公死後,其後族可直接任之,未死之前,其後族也可任入所掌的司中之職,不作限制,以此庇後人安康。”
“且,根據每個公的功績,建立大公碑和小公碑,死後評上公,正公,下公,記載在《百越史》當中,以供後人瞻仰。”
“且刑罰不上其身,只記錄在碑。”
風允說完,靜等百越王理解其中含義。
百越王聽後,卻失望不少。
他雖不是文道異人,但最近也多看各國各朝的治國之法,風允此策有大漏洞。
他不禁出聲:“風君,此策雖誘惑極大,但特權給得太大了,怕是我這百越王都要被九公架空,即使不是,九公可任意任職後族,那這去族又有何用。”
“這百越國如此運作,怕是被沒用的人佔據有用的位置啊。”
“這大小公碑,雖然有用,但用處不大啊,根本無法約束那些公使用特權來亂制度……”
百越王絮絮叨叨,說著風允此法中的不足。
而這些不足,每一個都能影響百越王的權利,或百越國的安穩。
風允淡笑:“王,允曾說過,行策需有決心。”
百越王不解。
風允直言:“特權是活人才能享受的。”
百越王瞪大眼睛,訥訥。
“風君何意!”
風允自然清楚,小特權無法作為誘餌引那些掌權者入局,而有特權的人肯定會滋生更大的貪婪,遂,直接丟給他們無與倫比的特權,然後,一刀斬斷他們的退路與前路。
“王,您擔心九公會架空您的九司,但莫忘了,大公碑。”
“大公德行每年一輪,記錄在上,其德行好壞皆不修改,如此,若行惡則,又因特權而無刑法,豈不是民聲哀怨?”
百越王費力地跟上風允話中的含義,他點頭稱是。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