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百越與艾(四千字)(第3/4 頁)
-榆罔,共擊東夷九黎氏-蚩尤,其敗亡而南遷,九黎人也遷徙其中。”
“待到商滅夏時,又有遺民潛遷入,之後的商朝怕也是如此……”
“而在商時啊,整個東南越地,還有一個共尊的地方,也就是百越國,遂我們又將其無數越地之國,統稱百越之地。”
“不過……周初時,我周分封諸國轄制這百越之地。”
“其吳國、大庭轄越國。”
“桐、英、鄂、轄揚粵。”
“潛、隨、權、庸、羅等國轄荊蠻。”
“我邗國、轄百越、古艾。”
“我邗國之祖幹來邗地時,古艾護衛百越,與周邊諸多山野部落共尊女媧氏為先。”
“但時過境遷,百艾之間不知為何會發生戰爭,此時越國自稱禹後,卻行小人之事,趁機吞併百越與古艾。”
“越將艾民遷往百越國土,百越民遷往艾之國土,以此分化,兩國就此歸越。”
“不過幾十年前,艾地的仡氏黎姓者得揚粵之助,叛越而出,在艾地在此以百為名,建了百越國。”
思索中,使節又道:“不過古艾人,怕是也要叛越了…”
“倒是古艾與百越之間,怕是有戰啊。”
……
聽完,風允思索。
“呼…”秋風微涼,夜已至。
侍者進屋,點燃油燈。
一侍者道:“公子,風君屋內已整潔。”
“風君可要休息?”邗國公子打了一個哈欠,這使節剛才所說之事,他是一點興趣皆無。
“也好。”
風允起身,那侍者緊忙引之。
“風君安。”使節微微一禮,送風君出門。
走在木廊之上,風吹而過,風允髮間青絲微漾,似乎在散發一種力量。
這份力量指引在風允向著百越國前進。
待到室內,風允揮退侍者。
“女媧氏或許就在百越了。”
“這百越國和艾國倒是有趣,互換了國地,若是兩國獨立,怎會安穩呢。”
百越之地,縱橫蠻夷,其中大國小國皆有,且不同姓氏,各尊各祖。
有九黎之後,有大禹之後,有女媧之後,有古之部落之後……
“這地方,比中原的局勢亂上不少,其所尊文化,風俗也各不相同。”
對於百越各國,風允也不甚瞭解,他也無深入想法。
“且再說吧。”
風允閉目靜思,其腦海中浮現河圖模樣。
他種道《劍術》已下,如今種道的是《河圖》。
河圖玄奧,其中又有大庭四帝和諸位先賢添補智慧,他種道之後,學之也十分疲憊。
但隨之種道河圖,他對《周易》的理解,禮劍的理解,《山海經》的理解……自己做的策論,賦,皆有提升。
“河圖比之《周易》,更為萬道之源。”
風允不由感嘆。
“河圖尚且如此,若是再得之洛書,若是能習全,豈不是可窺伏羲智慧。”
如此妄想,風允也只是笑笑。
得之河圖已是不易,至於洛書,風允腦海中倒沒有所傳之記,不知其所在也。
“女媧氏……女媧功績不弱伏羲,那女媧所留智慧,也應不弱才是。”
“就是不知女媧氏可還有女媧所留,能否得之一觀。”
若是女媧氏不允觀之,風允也不可能強取豪奪……
“道,緣法,世間的道太多了,我之壽命,得毫釐已是幸事,博而不精,亦難成事。”
說辭勸說自己,風允的心也靜下來,不去想女媧智慧。
他去百越尋女媧氏,不過是之前大庭時的女媧氏願以身獻祭。
而找到如今的女媧氏,他也不做這挾恩以報之事。
……
翌日,風允與邗國公子告別。
其也不留,能解決出使遺留之禍,他已是心滿意足,自知留不住風允這樣人,不去做那自討苦吃的行徑。
“風君,昨日之解,幫餘大忙。”
邗國公子驅使兩馬之駕,來到風允面前。
而在身後,還有一男子緊隨,其男子低首,不敢去看風允,見其衣著老舊,破爛。
風允明其為奴隸。
邗國公子下馬後,其道:“餘知曉風君欲去百越,但露天勞苦,遂贈君一車。”
隨之又指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