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大國相爭,小國遭殃(第2/2 頁)
呢。
《周易》《大庭三十六卦》《六韜》?
這並不是庶民生活上需要的東西?
至於講字,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些成年人聽一兩次講學還成,讓他們沒日沒夜地學習字,怕是比不上孩童那般單純,容易去接受。
風允還在等待詢問之時,底下就一旁騷亂,剛才風允的言語,明顯是要結束這一場講學。
其中不少人都不捨,但更多的是覺得熱鬧結束,田間地頭的趣事又少了一件。
“好你個管仲,把牛車丟我,自己跑來聽學……”
“先別說話,我有問題要問。”
說著,管仲推開身旁的賴皮傢伙,緊忙行禮,對風允問道:“允夫子安。”
風允頷首。
管仲隨即問道:“餘為遊商,此番是在吳國做生意,轉道前往英方國。”
管仲先說明自己的身份。
風允倒是眸光微動,思及,他卻暫時不表,且聽管仲之言。
管仲這才說了問題:“我從吳國入大庭,一路上小國皆是猶如大庭一般,民心慌亂,籌備珍寶上貢於兩朝……”
”小國無奈,不是大國對手,只能如此啊。“管仲也感嘆了一句。
風允聞聲,心頭一動,原來不只是越國周邊的小國上貢越國,尋求安穩,在吳國周邊的小國也在顧及吳國的想法,上貢其朝。
若有所思——大國相爭,小國遭殃。
只聽管仲繼續:“吳國周邊的小國卻和越國周邊如大庭這樣的小國不同。”
“吳國並未索取小國貢物,對於那些小國的行為既不拒絕,也不表態。”
“而越國周邊,卻是越國主動要求上貢,且都一而再地索求……”
“敢問允夫子,是如何看待此事,此事如何解?”
管仲並非大庭國人,此時卻無比關心大庭國事,還以此與風允論答。
風允暫不清楚這人叫做管仲,只是深深望向這人,在看見他眼中並非慈悲大庭,而是一股激動的鬥志時,似乎明白了什麼。
一些士人所學,唯有亂世才能盡數展現。
原來是想用大庭之事作為棋盤,一訴心中學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