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公子烈(第2/2 頁)
清目,夫子夜裡閱書,食些為好。”
風允頷首,在公子烈的懇切目光中食用晨食。
等食畢後,公子烈要扶起風允,風允攔住。
“我並非耄耋老人,不必你來扶。”
風允迴歸馬車,那公子烈也跟著進來。
“你這是作何。”
公子烈道:“弟子有不解要問。”
“好吧。”
不多時,馬車轟隆隆再次啟程,向著越國而去。
而在馬車內公子烈拿出他昨夜重新用上好的獸皮所表的《共戚策》,攤開道:“夫子,我有不解,這共戚策中,尊說這聯合諸多小國,可是小國為何要答應?”
見到公子烈誠懇,風允解答:“先去小國,小國自然顧忌,自然難成。”
“若先去吳國,吳國勢大,屯兵在南,已經有了對付越國之心,而他們對周圍的小國上貢無感,不過是想等越國侵入,再做出手,多得一地。”
風允制止公子烈發問,而是繼續道:“應同時出使多國,但其中擇幾小國與吳國出使需慢。”
“其餘小國需快,不顧成敗也要賴於朝上,需等幾小國都知曉了大庭出使是為談盟,恐自己慢了一步,自會求談盟之事。”
“等這幾小國合盟,如溪水合江,以淺漸深,其餘小國皆見風轉舵後,再以重使談吳,吳國見到小國大勢已成,也不得不隨波追流,則可成也。”
公子烈用青銅籤蘸取墨,在《共戚策》上依照風允之言,意簡言駭地作補。
等補後,他才又問:“如何同時讓眾國同時知曉越國攻一國呢?”
風允答:“小國緊臨,以指定地點的濃煙為號。”
公子烈明悟,補在帛書空白之處,再問細節。
如此間,幾日下來,公子烈已經將這《共戚策》的不明之處,全數補充,其上蚊蠅小字密密麻麻,若是初看之人,怕是頭暈眼花。
如此,公子烈才算是滿意。
可書畢,公子烈又慌亂起來,因為此策皆是風允所作,雖說寫明細節,但等真正施行的時候又怕有異,其中不少地方也許風允這樣心思縝密的人才能進行……
“夫子,此策只有你能做啊,莫走了,出使之後我找機會送您歸國吧。”馬車內,公子烈縮起,拜服在風允身前。
風允道:“若是你為大庭伯,我或許能出仕。”
如此一言,公子烈心中透涼。
“沒有您,這策不少廢布一張嗎?”公子烈這才有了與風允當初欲燒掉《共戚策》的心情。
風允搖頭道:“對公子來說沒有我,這策是廢布,但對允來說,沒有一位願意施行的君主,這策才是廢布一張。”
無解之論。
公子烈將帛書卷起,別在腰間,他不忍心丟下這在他看來能救大庭的策論。
寂靜無言……
唯有馬車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吭哧行進的聲音……
良久。
風允輕聲道:“越國快到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