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要,我也就開個實價,一千六百八。”這價錢夠黑的,一般沾著位數是六和八的價錢,抹掉後面的數目問題不大。
“成,一千六百八就一千六百八,一路發嘛!”唐風爽快的接受價錢,麻利的數錢付賬。
攤主那笑容,就跟眼瞅著冤家對頭被車撞死似的,那叫一燦爛,他接過錢拿出一個紙箱,把陶罐裝好雙手捧給唐風,客氣的說道:“您拿好,您看我這邊還有點東西,您是不是再”
“呵呵,不用了。”唐風憨厚的笑了笑,回頭對林沐雨說道:“我們走吧。”
“嗯。”林沐雨笑著點了點頭,跟他一起走了,眾人就像眼裡被塞了一把鹽似的,我呸,個土財主,拔尖兒了,也就是一農民企業家,還TM是經營錫箔的。
走了好遠之後,林沐雨才問道:“看你這麼高興,這到底是什麼寶貝啊?”
唐風抱著紙箱子,笑著說道:“這是硬陶,屬於陶瓷過度時期半瓷半陶的範疇,這種陶器不施釉,但由於溫度接近致使胎質表面燒結,產生一種類似於釉的光澤,學術上稱之為自然釉。”
硬陶就是最早使用瓷土製胚的一種陶器,由於當時製陶工藝受生產力的限制,瓷土去殘渣工藝還不夠成熟,含有大量的雜質,含鐵量偏高,所以胎色較深。但正是瓷土的運用,才有了後來的瓷器,然後再有中國燦爛的瓷文化。而含鐵量的問題一直是一代又一代制瓷的能工巧匠們努力克服的難題,可以這樣說,瓷器的發展就是瓷土去鐵的過程。含鐵量越高,瓷器顏色就越深,反之顏色就越純淨,這就是從古到今單色瓷器越來越接近於白色的原因。一直到明朝初期,含鐵量的問題才基本解決,這才有了明清時期中國製瓷工業的輝煌。
林沐雨對這些不甚瞭解,她更關心直觀的感受,她問道:“那這個值多少錢呢?”
唐風說道:“如果儲存的好,怕是要百萬朝上了。”
第二十八章 半陶半瓷
“上百萬?”林沐雨雖然不肯越過大提琴中間流淌的悲傷去享受右岸的風光,但對這個價錢還是敏感的,一千六百八的東西轉手就能賣一百萬以上,玩收藏也太能賺錢了。
唐風搖了搖頭,說道:“古玩收藏也是一門學問,要悉心保養才行,這個陶罐長時間流落民間,被當做日常用品使用,損耗嚴重,所以,它的價值大打折扣。”
林沐雨說道:“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它才逃過一雙雙專業的眼睛最終落到你的手上。”長時間使用損耗嚴重的古玩往往會失去它本身應有的特質,民間文物是最容易打眼的,對專業的鑑寶人士來說也是如此。
唐風說道:“雖然賣不到高價,但也能值十來萬的,一會兒拿到賈德旺那裡去試試。”
林沐雨說道:“那就現在去吧,反正也是閒著,陪你逛逛也不錯。”
回到林沐雨所住的小區,林沐雨開出自己的車子,兩個人一起前往潘家園。甲殼蟲剛剛在古今齋門口停穩,賈德旺就出門來招呼了。唐風拿東西到這裡脫手,在他賺錢的同時,這位賈老闆也沒有少拿。
唐風抱著紙箱走進古今齋,賈德旺接過箱子小心翼翼的取出那個尖底陶罐。雖然這個尖底陶罐已經屬於半瓷半陶,但還是適用鑑別陶器的口訣,普通粘土製為陶,溫度九百燒陶窯,百分之三陶中鐵,胎粗釉粗質不牢。不施釉或低溫釉,吸水性好音低陶。特別是後四句,是鑑定陶器的通論,賈老闆看了好久之後抬頭問唐風道:“你怎麼看?”
唐風說道:“應該是東周末期的半瓷半陶罐度的自然釉。”
“嗯,這個陶罐可有點不好啊。”賈老闆磨蹭了半天才說出這麼一句話,一邊的林沐雨都快笑出聲來了,他在用唐風忽悠攤主的話來忽悠唐風。
唐風點頭說道:“確實有點不好,如果完好無損的話我就不拿到你這裡來了,我想賈老闆應該知道行情。”
賈德旺問道:“什麼價錢?”
“您說呢?”唐風反問他道。
賈德旺皺了皺眉頭,說道:“這個還真不好說,我個人並不熱衷於收藏,而且我還不敢確定真假。如果是真的,按照損耗的程度來說,十萬塊。”
“十萬是肯定不賣的。”唐風說道:“十五萬最低價。”
賈德旺說道:“如果是真的,十五萬也不算太貴,但我拿不準。您看這樣好不好,明天我有個大客戶要來,我介紹你們認識,但是,您要說這東西是我的。”
唐風微微一笑,說道:“看來那是一個大拿了,費用怎麼算?”賈德旺自己拿不準,但他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