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還不的呱呱叫。所以他們才不會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把才說出口的話再吞回去。這不是說他們已經認為這方端硯就是真的正氣硯了。而是他們找不到依據來證明這不是正氣硯。一號藏家面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是見好就收還是待價而。經過短暫的考慮。一號藏家搖了搖頭。他笑著說道:“對不起。唐先生。我現在暫時還不想賣。”他賣就是傻瓜了。既然有很大的可能是正氣硯。他肯定要想辦法再去鑑定一下的當然。沒有把話說死。只是暫時不想賣。
範紫韻接著主持她的節目。她說道:“好了。各位觀眾朋友們。我們對一號藏品的鑑定就先告一段落了。現在有請我們今天二號藏家看看他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對《盛世收藏》節目組來說。這個結果也是最好的。雖然沒直接證明這就是正氣硯。但種種跡象都表明唐風的判斷是正確的。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結果才能提供大量的炒作素材這裡面的話題實在太了。而且。這個滿意的結果是在節目組沒有讓專家丟面子的情況下到的。不然以後誰還敢來檔節目做嘉賓。
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實也有著必然性。唐風對古玩的瞭解並不是他個人的瞭解。而是許多古甚至是文物行家畢生經驗的疊加累積。不說唐家的。他那位博物館的爺爺就是一本文博百科書。唐風判定這方端硯就是正氣硯的依據就來自於這位老人的走南闖北的經歷。
這位老人名叫曾崇國。他從來都有提起過解放的事兒。他說的最多的是解放後事情。那時候。他就是一個收文物的販子。
在建國初期到改革放初期這段時間中國出現了兩個文物流失**一個**出現在195年到91年。就是三年自然災害。第二個**出現在|年5月到|97年|月。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時期。
三年自然災害的開是1959年。華東的區的長江中下游發洪水。曾崇國當時就在這個的區討生活。可樣說。中國大多數普通家庭的祖傳文物都是這個時期流失的。拿糧食就可以換文物。很多經歷過這一時期的老人都知道。【據傾覆的爺爺口所講。俺家三件傳家寶就是在這個時期被收走的】
老百姓的歷史和史學家的歷史從來都不是一個歷史有人說文革時期路不拾遺。全國民都很純潔。社會風氣無比高尚;這純屬扯淡。動腳趾頭想想都不可能。五千年封建文化所造就的民族劣根性怎麼可能在短短十年間戛然而止;這種表象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文化讓人們把本來的面目掩蓋了而已。盜墓賊只會盜取人的東西。那個時期不光打砸死人的東西。還查抄活人的東西。
這一時期被損毀的文物雖然質量不如圓明園被毀文物;但數量卻圓明園被毀文物的百倍。比較有名的。山西帝陵毀;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孔子的墳墓被剷平;和縣烏江畔項羽的霸王廟虞姬廟和虞姬墓被砸成一片廢墟;書聖王羲之的陵墓及佔的二十畝的金庭觀全部平毀;浙江紹興稽山的大禹廟被拆毀。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爛頭顱齊頸部截斷。放在平板車上游示眾;杭州命青年砸了岳廟。岳飛的墳墓被刨了個底朝天。嶽武穆遺骸被焚骨揚灰。
但是。這裡就有了一疑問。大的文物建築被毀。那些文物呢?說白了。這些人打砸搶只是表面現象。人都是自私的。佔為己有很正常。就拿安徽縣琅山腳的醉翁亭來說。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經另一位宋代大家蘇東坡的手書。刻石立碑於此。革命小將不僅將石碑砸倒。還認真的將碑上的蘇氏字跡鑿去了一半。但是。珍藏在醉翁亭旁堂內的歷代名家字畫卻不翼而飛。此下落不明。
曾崇國當時就夥同一曾經的盜墓賊打著紅衛兵的旗號全國各的搞串聯。伺機搶救文物。然。唐風知這位老人所謂的“搶救”是有私心的。因為他知道文物的價值。
1969年6月。珍藏正氣的吳氏祖屋被查抄。雖然那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年代。但吳家的人還是拼命抗爭。想要保住這方束之高閣的家傳至寶。結果就是。正氣被損壞。吳旭霖的老母親被遊街揪鬥。不久亡故;長子吳普霖在馬尼拉獲悉後突發腦溢血身亡;次年1月。吳旭霖含冤死去。但是吳家人的抗爭獲了一重要證據。這是一張“造反派”出具的查抄清單。曾
的同伴在從一個紅兵手中收購物的時候。意外的發張查抄清單的底單上面清楚楚的寫著缺角硯臺一方。而這是清單上面唯一的硯臺。當曾崇國和幾個盜墓賊找到那個拿走正氣的紅衛兵時。他已經以一隻老母和一瓶白酒的代價出手了。從此。無人再知這方正硯的下落。
所以。這不是說唐有多厲害。一眼就看出這方端硯就是正氣硯而是因為他早就知道正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