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在歐陽修長出一口氣的同時又道:“有些過於天真,要改。”
歐陽修心中一凜,他知道丁一絕不會亂說,看來這改革的辦法中必定有所缺陷,當下就急急的問道:“那如何辦法?”
“很簡單,不依靠外物,去當個普通的老百姓,越窮的地方越好,不同地方都要去過,只有這樣才能瞭解老百姓真正需要什麼,這改革下來才能讓百姓得利。像這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幾條,無一列外都要寫出後續的跟進辦法,像貢舉時,要想怎麼才能提防作弊等,厚農桑,你可知道天下有多少地方適合種植這些東西?又什麼地方不適宜種植?你可知道一旦詔命下達,百姓只能按照此法來實施,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開墾成農田和種植桑樹養蠶的。而有的地方種植水稻,一年可以雙收有的更是可以一年三收,而有的地方種植別的物種卻能得到更大的豐收,這些你們都瞭解過?”丁一指著卷軸中的幾點侃侃而談,他這也是將他們當成了朋友才說的,要不然他才懶得去為他們講解這些。
隨著丁一的說話,包拯吃驚,歐陽修更是震住了。話說他們從小苦讀詩書,就想著長大為官造福一方。卻又忘了百姓真正需要什麼,他們這些終日苦讀的書生才子根本就不清楚地方上的種種,所有的事情都是憑空的推想,不僅有些偏離了有的地方的實際情況。
看見歐陽修如此喪氣,丁一一聲低喝:“就這樣就覺得不行了?你的抱負呢?不好就改,又有什麼不對?那裡有人生來就是全隊都是正確的?你這個樣子根本就不想我認識的醉翁嗎?”
一聲低喝確如平地一聲驚雷起,瞬間震醒了歐陽修,但見他猛然抬起頭來,雙目中再次透出屢屢精光,被丁一點醒的他此時仿若初中榜時無限激情又回到了心中。對著丁一深深一鞠道:“多謝丁大俠指點,我這就回去和人商量如何著手改良。”說完,接過丁一遞來的卷軸便走。
看著來去匆匆的歐陽修,丁一笑了笑,有這些人這個世界才會如此精彩,也因為他們才讓如今的宋朝蒸蒸日上,隱現太平之世。
送走歐陽修後,丁一看了看面前的包拯道:“有興趣當開封府的府尹嗎?不過這府尹可不是好當的哦,京城中達官貴族眾多,很容易得罪人,各種案件有的更是牽扯甚廣,一不小心沒有為民做主反而會先把自己的小命送掉,如此可還有興趣?可敢嗎?”
包拯沒有立即答話,一個人坐在那靜靜的沉思。丁一也不急,自斟自飲不時的看看窗外的景色。
“為何如此厚待於我?”包拯終於開口。
“呵呵,這麼說吧,京城是個是非之地,此處幾乎天天都有各種事情發生,時不時的會有蒙冤受屈的人,更有胡作非為的貪官汙吏。我只是希望有一個公正嚴明之人能夠站出來為民做主罷了。”丁一隨口便說。
包拯有沉思了半天這才道:“如此,或可一試。”
“好,你有辦案的手段和眼光,從你剛才的一番回答和解釋這我很相信,而你能讓歐陽修稱讚,我也相信你是個公正之人,我希望在我不在的這段期間內,你能夠制的住京城這是是非非。”丁一眯起雙眼望了望遠處,那邊幾隻小鳥歡快的飛過。
“你要走?去哪?”包拯隨口問道。
“我本是江湖人,自然要行走江湖,這斷案辯是非,本來就應該是你們這些當官的來做的,可惜的是好官難當,有的人寒窗苦讀到頭來卻成了為禍一方的貪官,只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你失不失望,我不會理會,不過我自會秉公理政,明斷是非。這本是我心中堅持,卻不是因為你的期望。”包拯端坐在那,面對丁一毫不怯懦侃侃而談。
丁一看見包拯如此,不僅不怒反而心中高興,這才是本色。舉起酒杯道:“如此甚好,乾杯。”
包拯也站起和丁一碰杯,雖然不相信丁一真的能做到,但即使做不到又如何,自己依然就是自己,不會因為一個官職而失了自我。他畢竟是有著自己的理想和堅持,而這種人又怎麼會因為一個官位或者別的外物而影響到自身。
喝完丁一撇下包拯,自顧自的走了,臨走前他還要安排一下。首先便去了皇宮,這次他沒有用輕功直接飛進去,而是拿著金牌大咧咧的走了進去。也沒人敢攔,見到金牌的都知道這人是誰,紛紛行禮讓開。現在的皇帝是宋仁宗,趙禎,這個皇帝在丁一心中至少比趙恆要好些,因為他還是很能聽取他人意見的。
直接來到御書房,趙禎就坐在上面,丁一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道:“皇帝陛下,來找你商量個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