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一身邊,有想向丁一學武的有因為丁一能夠保護他們的也有無家可歸只能跟著丁一的。所幸將財物分掉後尚餘下不少,這些人心中對於丁一都是感恩戴德,拿了丁一的銀兩一個個都是臉紅耳熱的很是不好意思,直到丁一說先借給你們將來有錢了再來還給他。就是這樣,每人取的銀兩也是不多,取得最多的才只有三人,這三人都拿了整整一千兩,他們都是有些本事之人,平時沒有銀兩供他們使用才無法成為一方商人,現在有了這些銀兩當作投資相信很快就能賺回來,到時候在加倍來還給丁一。
剩下的最多的也才拿了三百兩,這是一對中年夫婦,他們將幾個孩子收養了下來,準備回去開個小店依然是和被抓來前一般賣賣豆漿早點什麼的。本來兩人只想拿五十兩的,畢竟五十兩已經不是小數目了,足夠他們在別的地方買房買物了,不過丁一看他們還收養了幾個孩子,當即有給了他們兩百兩,後來又嫌兩百五十兩不好聽就給了三百兩整。其餘的人都是零零散散十幾兩的拿去,而且還都讓姜怡紅給寫上了自己的名字今日裡問丁一丁大俠借了多少銀兩,日後定要相還等等。然後一群人都給丁一磕頭拜謝才依依不捨的走了,畢竟本來只能等著被人買去當奴隸使喚,卻不想否極泰來遇到了丁一,不僅將他們救了出來,還給他們銀兩讓他們回去好好的過日子,這些人心中感激涕淋,丁一的大恩大德只能來世結草銜環,當牛做馬來報。
因為蘭桂坊因為被丁一砸了又死了那麼多人,早已經被廢棄在那,那塊地卻又正好是被丁一咔喳了的龔立新所有的,那開封府尹回到了他自己的位置後聽聞丁一正在找地方落腳,便把那張已經沒人要的地契、房契派人送給了丁一,丁一也不客氣,給了一兩銀子。反正府尹大人不是說了別客氣嗎,到是那衙役滿臉的尷尬,揣著一兩銀子回去交差了。
蘭桂坊佔地頗大,前面是亭臺樓閣,後面是一間間別致的院落,繞過池塘來到最後便是那丁一大開殺戒的錯落有致的大院,這院子中屋子也有十幾座,好一點的都是護院所住的地方,剩下的自然是給那些買來的男男女女所待的地方。此時這院中雖然一地的屍體早已被人清走,地上的血跡也已經讓人用炭灰掩蓋了,但一進入後院依然會感覺到絲絲寒意,望見地上不經意間露出的一塊塊斑駁血跡,聞著空氣中早已不存在的血腥味,知道此處發生過什麼事的人都是膽寒不已。
隨後丁一又僱人加上那些無處可去跟隨自己而來的一些青壯就開始動手改建,那後院因為沒人敢去住,但是便宜了丁一一個人霸佔了那麼多的地方,將邊上池塘的水引進來好好的沖洗了一遍,又推到了那些無用的屋子,便在這邊弄了個竹園,本來這等天氣在北方早已看不見竹子,不過丁一是誰,領著二十來人手持金牌大大方方去了皇宮的御花園,移植了不少翠竹和花草過來。丁一和幾個老花匠一起動手到是把這後院佈置得頗為雅緻。
前面的那三層酒樓本來是讓客人們在其中和心儀的女子共度春宵的,不過此時自然用不著了,丁一謀劃了一番請了工人將裡裡外外弄了一遍變成了一處時尚高檔的酒樓,大廳中雖可用餐但大多是用來品茶閒聊,往裡正中間又有一臺,上有說書先生在此講段子說評書,又有唱戲在上,偶然還能看見姑娘們一時手癢也自排了個節目上去獻藝一番。
二樓和三樓便是正經的用餐的地方,丁一將主體牆留下讓從皇宮中請來的匠師在牆上刻上一幅幅古今詼諧幽默之圖畫,有臥冰求鯉,周處除害,晏子事蹟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丁一讓人畫出圖畫請匠人刻在其上。邊上還有名人字畫一併刻在邊上,當中有丁一仗劍而書的俠客行,在二樓的屏風上,背景是姜怡紅的一副壯士舞劍圖。
這圖上那壯士微微背對著眾人,一手持劍一手指天,腳踏七星衣衫振振,雖不見其人真面但眾人心中隱隱將其對上了丁一,雖沒有猛虎下山般的剛猛,卻是蛟龍出海般的威風,雖只是一幅圖畫卻栩栩如生,其人彷彿要從紙上躍出持劍去行俠仗義一般。
其中二樓上壁上多為圖畫,風格很是清爽大方。而三樓卻又不一樣風格一變,入目便是姜怡紅所畫的一副寒梅傲雪圖,邊上有秀娥的題字: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這是晉代陶淵明的臘日中的兩句,四周牆上掛著的莫不是名人字畫,窗臺外又正好能看見遠方翠竹迎風傲立,池邊一株株紅梅映著白雪那白雪皚皚紅梅點點更顯出竹子的品性,梅花的風骨。這三樓正是丁一想的高檔酒樓的做法,你想在幾樓吃隨便你,不過上菜的價格可就不一樣了。
期間丁一在開封府聲張正義弄下的名聲令無數百姓自發的前來幫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