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部分(第3/4 頁)
折,連忙跪倒在地,雙手合什行禮:“多謝大王救命。”
那漢子笑吟吟的扛起猛虎,也不顧得血水流淌,腥臭撲鼻,走向前來,擺了擺手道:“長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是這山中的獵戶,姓劉名伯欽,綽號鎮山太保。我才自來,要尋兩隻山蟲食用,不期遇著你,多有衝撞。”
“貧僧是大唐駕下欽差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適間來到此處,遇著些狼虎蛇蟲,四邊圍繞,不能前進。太保前來,救了貧僧性命,多謝!多謝!”
“你既是唐朝來的,與我都是鄉里。休要驚怕,跟我來,到舍下休息一宿,明朝送你一程。”
唐僧又是千恩萬謝。
雪女看得惱火,在一旁微微搖頭道:“這和尚真的沒有道理,前面我等救他出得生天,免去生吞活剝的苦厄,也沒見他感謝半句。如今見著一個獵戶,就滿嘴的感謝,還跪拜上了,真是沒出息。”
………………………………
1915煮熟的鴨子竟是飛了(下)
雪女一說話,就收了隱身法門,出現在唐僧身邊。
蘇辰搖搖頭也現出身形。
他發現,經過剛剛這老虎出現之後,唐僧受過一次驚嚇,立刻,就有氣運生成。
隱隱可見一股蒼青色光芒浮現在此山之中……
想來,只要這獵戶打扮的漢子真的依言送唐僧出山,就是大功告成。
他眼中冒出金光,只是一看,就見到壯漢身上佛光寶氣,心下了然,也不揭穿,輕聲說道:“雪女,休要多言,咱們只管隨行就是了,其他事情不用放在心上。”
“是,老爺。”雪女本來也只是微微不忿,說了一句之後也不為己甚。
她饒有興致的時不時的打量那獵戶劉伯欽一眼,似乎發現了很了不得的事情。
劉伯欽頭上被她看得很不自在,頭上微微冒汗,連忙又接著相邀請蘇辰兩人一同前去做客。
而唐僧被雪女擠兌,面上一陣血紅,顯然有些羞怒,卻又無可奈何。
蘇辰知道和尚的心思,知道這傢伙一直在防備著自己兩人。,
想必是那一晚去往弘福寺威逼凌壓,不但打了金山寺主持法明,還與觀音大打出手,這事讓他記恨上了。
當然,更有可能是自己帶著陳光蕊和殷夫人找上門去,揭了這位聖僧的瘡疤,讓他無地自容。
正因如此,無論自己做了什麼事情,他都不會領情,反而會心懷畏懼。
很可能,在這位聖僧眼裡,自己兩人是比那些妖魔還要恐怖的存在。
有此態度也不算意外。
一行人寥寥數語,各自有些尷尬。
很快就來到一處山莊,劉伯欽熱情的整治虎肉。一個老嫗出現,帶著女人僮僕,備下齋飯,更是熱情招待唐僧。
說起大唐盛況,兩眼淚流。
老嫗還說起自家老伴以及二兒三兒身死多年,不知是否在陰間受苦,說起來就兩眼淚流。
次日一早,唐僧自告奮勇,焚香禱唸《度亡經》一卷。
誦畢,伯欽又為自家亡父請了一卷薦亡疏,請唐僧唸了《金剛經》、《觀音經》……吃過午飯,又唸了《法華經》、《彌陀經》、《孔雀經》,燒了薦亡疏,方才做完佛事,天晚安歇。
第三天,老嫗和劉伯欽母子又前來感謝唐僧,說道做了佛事之後,家裡亡人昨夜託夢,言及已經消了罪業,即將要去中原富貴人家投胎轉生,享受無邊福報。
接下來,自號鎮山太保的劉伯欽就提出要送唐僧西行一程,主要是走過此山,免遭野獸所害。
唐僧應承下來,他做了一場法事,自感領悟又深刻了一些,當下分文不取,滿面笑容的就要上路。
蘇辰不置可否的與雪女跟在身後,這一次,他根本無從插手。
他發現劉伯欽母子身上的氣運越來越強,而唐僧眉心那點金青光芒也越來越盛。
只是走出山莊,立即滿山迴響,眼見這筆氣運自己半點未得,而眼前大戲已經到了尾聲。
……
靈山勝境,觀音菩薩眼前就有一團水波,映照著雙叉嶺的浮世繪影,滿面沉靜,眼中波詭雲動,不知在想著什麼?
旁邊山石佛像一側,端坐數十僧眾,各個面容莊嚴,形貌奇異,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
當然,他們最多時間,還是關注著旁邊一座金蟬雕像。
雕像背部有著一盞青金色油燈,瑩瑩青光照耀四方,燈內燃油肉眼可見的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