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師傅,有必要那麼麻煩嗎?我現在已貴為皇帝,下一道聖旨。把他們幾個除了,再提幾個上來,他們不就對咱們俯首貼耳了?”皇帝說。
“有些你還不懂,再提幾個上來;能不能能穩住陣腳,這是其一;第二,那幾個人迎立有功,你一下子殺了有功之臣,這不是要引起許多人的不滿和懷疑嗎?”陸九通說。
“但這馬世英,阮大鋮之流,只知道逢迎,結黨,對於國家大計是一點也不懂,這滿洲人已佔了北京,立刻便要飲馬長江了,靠他們能抵擋的住嗎?他們到時候還不是依靠滿州人嗎?咱們好不容易到手的江山,豈不要丟了。”皇帝說。
“你說得有理,所以仙主正在加緊訓練咱們的人,再說還有史可法、高傑、左良玉一干人嗎?他們難道還不能抵擋幾天?”陸九通說。
“難說,這大明朝一直用文人帶兵打仗,所以才節節失利,丟了江山,那史可法之流,也是窮酸秀才出身,只會患得患失,根本就不是攻城略地的主兒,那左良玉雖說打仗還行,但畢竟老了,他那兒子也不成器,況且還未必聽咱們的話。”皇帝說。
“這些我和仙主早就想到了,到時候連他們一併換了,你這個昏君,還得再演幾天。”陸九通說。
“當了皇帝是好,想幹什麼幹什麼,這比當什麼武林盟主那些東西強多了。”說著陸九通和皇帝得意的大笑起來。
“不過,還有一點小麻煩,聽說那琵琶仙子等人已經現身南京,她是不是已經發現了咱們的蹤跡?咱們還是趁早把他們出去,以免後患。”皇帝說。
“這時候,咱們正在節骨眼上,一時還騰不出那麼多人手來對付他們,所以仙主說先讓他們在猖狂幾天,到時候一併和他們算帳。”陸九通說。
“不如這樣,明天咱們先派一隊士兵去路路通騷擾他們一回,先逼他們離開南京,咱們也可少操點心。”皇帝說。
“行,這個主意不錯,,那明天就讓阮大鋮那老小子去碰碰這個釘子。”陸九通說。
這一番話,聽得兩個人恍然大悟,怪不得呢,這一席話正好和以前的一切對上了號,果然這些人的陰謀不同一般。父親那血淋淋的影子又出現在了她的面前,她恨不能立刻就衝上去,和陸九通決鬥一番。
但理智控制了她,畢竟那仙主還不知在何處,仇還是不能徹底了斷。而且這些人既然能認識到馬世英等人的真面目,聽那口氣,治理國家抵禦外侮,說不定還行,說不定還能保江南這一方平安,這仇晚一點報說不定於國於民還是一件好事。
鳳聲權衡了一陣,便拉上潘幼安暫時回了路路通,和大家一說,大家都才知道仙佛會原來有如此大的野心。
說到明天這官兵來的事,有的說先躲躲吧,民不與官鬥,也避免麻煩,傷及無辜。
鳳聲說:“咱們還是等官兵來了在走吧,一來可以教訓教訓那個奸臣,二來也可以避免陸九通起疑而提高警惕。”
大家都覺得有理,反正那些官兵也根本不能把他們怎樣?
果然到了第二天一早,便有數百名官兵把路路通團團圍住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八、世事紛紜哪如棋(1)
1
“雖千萬人吾往矣,說得是一種勇氣;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說得是一種能力;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則是一種大智慧。縱觀我朝這最近幾十年來,哪有這種人才?那袁崇煥、洪承疇,別說三種了,恐怕其中的一種也不具備,那親自上陣,破敵斬將的能力,咱們就別說了,有許多高明的軍事家也不具備,比如孫臏、諸葛亮,但人家卻具備了其它的兩種。先說袁崇煥,第一,不敢主動進攻,坐看敵人壯大,這是缺乏勇氣;而皇太極越過長城,單騎深入,不能抓住戰機,圍堵消滅他在關內,這是缺乏智慧,他實在是死的不冤。那洪承疇就更不用說了,幾十萬人結成方陣,自己穩坐中軍,抬轎式步步為營的前進,真乃千古奇聞的笑話戰陣,你能看出他的勇氣和智慧嗎?松山失敗那是必然結果。熊庭弼那人在各方面都要稍勝這二人一籌,可惜又被小人所害。我朝真正的弊病在於過於信任那些只會鼓舌搖唇,不能務實的酸儒,致使朝廷不能與內宮相抗衡,有識之士不得重用,導致陰陽失衡。那些酸儒只知互相傾軋,不懂國事,以致百姓流離失所,一個國家重在恤民,民強則軍壯,軍壯則外敵不敢覬覦。”古龍說著喝了一口水。
那散花天女道:“可惜呀,如果古大俠能立於廟堂之上,一定是個治國安邦的棟樑之材。”
“那是,我少年時也是一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