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這兩位像龍捲風一樣,呼呼而來,嘩嘩而去。
我們相視而笑,“我們就這麼把自己賣出去了?”
“好像是。”
“那今天做什麼?”
我走過來,親了他的臉頰一下,“我們去約會吧!”
第四十九章 一個奇怪的男人
因為春節快要臨近,馬路上的人似乎比平時少了點。
手拖手,壓馬路,漫無目的的走,這是我喜歡的約會方式,會讓我有一種一起攜手共同白頭走向天荒地老的感覺。
我想他一定是不喜歡這種方式的,但他總是很有耐心的陪著我。
餐廳裡。
“今天如果真的按照劉教授所說,你就是繼續留在這裡,以後就是他的研究生了,是嗎?”
“嗯。”我點點頭。
“那……我也想了想,如果我說我不想繼續在出版社工作,你會同意嗎?”他看起來表情十分認真。
“為什麼?”
“沒什麼,就是覺得幫劉教授做事,可能更符合我的興趣。你想想看,出版社裡都是按照規章做事的人,真的說得上才學過人的,其實沒有幾個。而幫著劉教授的話,我可能更有被賞識的機會。”
我點點頭,“那是當然的啦。”
他笑,“如果你同意就好。”
“這種事你自己做決定就好。畢竟是你自己的事。”
他點點頭,笑笑,沒說話。
“等你年前忙完了,我們就回家吧。再晚了,可能相關單位就放假了。”
“你該怎麼介紹我呢?我總是擔心自己的學歷和身份會讓長輩們看輕。”
“你放心。我功課都做好了。到時候聽我的就好了。”我自信的笑。
開玩笑,從決定把他當作男朋友介紹的那刻起,我都已經在挖空心思在想說服我們一家之主--老爸的妙招了!我絕對有自信讓我老爸開心的接受他。
“等到過完春節之後,就是等分數,準備複試,當然,也是走走過場而已啦。你呢,如果沒什麼事的話,我們就可以四處去玩玩,去看看西安,河津。好不好?”
他點點頭。
“真是託你的福,我才能這麼順利的把考研這件事解決。真是沒想到啊!你知道嗎?這考研,和你們唐朝的科舉是一個道理,不僅要看考試分數,還要看關係和背景,黑著呢!面試,是個很有學問的一道關。很多人會託很多關係,甚至是用錢打通道路。”
“真的?”他有點不敢相信,“看來,這種事,還真是千古不變啊!我們那時候考試,就算是你高居榜首,如果沒有豪門或者高位大臣的薦舉,都是不可能走入金殿的。寒門庶士,要走的路總是要曲折很多。而且,那時候批閱考卷也不糊名。所以,如果出身好的話,一樣可以考的高分,而不費吹灰之力。”
我點頭,“所以說宋代的科舉才算是真的公平了。那時候才開始嚴格考試製度,考生分開考試,試卷密封,閱卷糊名。所以,宋代的才子才能輩出。位居宰相者,也不再像唐朝時,基本都是豪門大姓。”
“宋人貪享樂,偏愛婉約之詞,詩歌也多小家子氣,不得不說,是時勢造英雄。”
我笑,“唐尚武,宋崇文,帝王所倡導的風氣不同。唐崇尚武力,固然邊防強大,卻自食惡果,藩鎮割據,臣強君弱,分崩離析。宋太祖總結唐亡的教訓,杯酒釋兵權,崇尚享樂,結果呢,固然避免了內亂,卻軍隊戰鬥力極差,兵無常將,將無常師,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將軍。重軍囤積在京城,邊患卻連連,最終被外族所滅。如何治國,對帝王來講還真是一個很難解決的難題。”
他點點頭,“你這麼說起來,我想起了明太祖朱元璋。他倒是倒退的很嚴重,居然一下子倒退到了周王朝。春秋戰國的混亂,就是因為諸侯國林立。到了秦和兩漢,一直都是令國君頭大的問題。賈誼的《論治安策》,可謂一針見血,深刻而有灼見。但七王之亂,依然使漢帝無奈誅殺了賢臣晁錯。漢武帝雄才大略,採用了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真是令人不得不服的良策。但凡讀過書的後世帝王,都不敢再冊封諸侯國。豈料,到了千年後的明代,朱元璋居然想起了把二十幾個子孫分封各地,以圖江山穩固,終於讓朱棣謀反,朱允文不知所蹤。打江山是一回事,治理江山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哈哈大笑,“難道你忘了朱元璋是沒有讀過書的朱重八嗎?人家有情可原啊!從小家裡窮,苦的很,為了一口飯被逼得當和尚,哪裡有機會接受教育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