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配夫人的約定,即使原配夫人膝下僅有一子,也始終不曾再度續娶。而甘肅的那位二夫人連同簡家的骨肉,便那麼一直流落在外。
雖然簡尚書也不曾將事情做得太絕,不斷派人送著銀兩安置那對母女的生活,可是身為男人,畢竟有很多大事要忙,尤其是新近入京,難免於政事之上多多關心希冀著樹立功績。於是,那些原定要源源不斷送去甘肅的銀兩,便也在某些有心人的授意之下,時斷時續,甚至到了最後乾脆便陽奉陰違的斷了所有供給。
直到八年以後,簡尚書的原配夫人因病去世,而有心為簡家繼續開枝散葉的簡尚書在連娶兩房夫人皆無所出之時,這才終於想起了當年那個在自己落難時也曾經三媒六聘迎入簡家的二夫人,以及當年那個不過五歲的女兒。
當簡尚書想要趕赴甘肅迎接自己的夫人以及女兒之時,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家人早已經在初返帝都不久之後便已然同甘肅斷絕了所有的往來,甚至斷下了所有的銀兩供給,以致於此時想要尋訪當年自己留在甘肅的二夫人時難上加難。
至此,當年那名膽大包天斷了銀兩供給的奴才自然也就成為了如今的替罪羊,難逃一死。可是簡尚書的尋女之路卻也剛剛開始。”
往事,是他心中的隱痛4
“上天入地的這麼好一番折騰之後,那位簡小姐終於找到,除了容貌與當年的二夫人極為相仿之外,頸項之上也依然戴有當年出生之時簡尚書親手掛上去的銀鎖片。
身份得以確認之後,簡家僕從便將當時已經十三歲的她迎回了帝都。見到了女兒之後,簡尚書這才知道那位二夫人早已經在一年前因為操勞成疾,抑鬱而終。
此刻,縱然是滿心悔恨,不遠千里將當年葬在甘肅的二夫人屍骨一路運回帝都葬入簡家寢墓,卻已經是斯人已逝,追悔莫及。
也正是因為心中埋下了當年對於二夫人的愧疚,所以簡尚書連同原配夫人所出的簡家大少爺,也就是此前你所曾經見過的簡慶陽簡將軍,他們父子二人在對待她的時候便倍加呵護,倍加關愛。
而她,也是那般的不負眾望,短短兩年的時間當中,便從當年那麼一個面黃肌瘦的落魄少女蛻變成為了一個舉止高雅,亭亭玉立的大家閨秀,並且通曉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一時間簡家有女才色雙全,引得求親之人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而本王認識她,則是在那一年簡尚書的生辰宴上。當時她一曲絃樂豔驚四座,繞樑未絕之時倩影已退,更是引得當時一眾王孫胄私下裡議論紛紛,倍添好奇。
本王當時嫌那廳中太過吵鬧,一時興起,便退下席來隨性逛到了簡府的後花園中。不想,卻在那裡正好同她相遇。
當時,她已經換下了之前大廳表演那時的一身紅衣,改穿著一身淡雅素極的月白長裙。大片幽草之中,她那樣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本王當時年少氣盛,自然滿腹大丈夫情懷,於是無端端的便生出安慰之意。
走上前去,這才發現,就在方才還於大廳之中即興歌舞,娛樂大眾的她,居然在此刻滿含熱淚,眼藏悲愴。禁不住本王的一番追問,她才說出實情。”
被侮辱的烈女子
“原來每年得逢父親的生日,同樣也就是到了孃親的忌日。
只因她生性孝順,所以才從來不曾將實情對簡尚書說起過。
也是因此,每年到了簡尚書為了生日大興歌舞之時,她便總會自己躲在一處悄然的祭拜自己那苦命的孃親。
就在那時,本王不由便同她走的近了許多。許是當日已經一件鐘情,亦許是之後的日久生情,本王便同她形影不離,互定終身。
隨後,本王也才越加的瞭解到她心中的苦楚。
原來當年那位二夫人之所以會積勞成疾,抑鬱而終,不過只是當年那個年幼的小女孩兒為了在父親面前維護孃親尊嚴所撒下的一個謊言。
當年簡尚書離開甘肅之後,不日便斷了銀兩的供給。
二夫人一個婦道人家,又帶有年幼的女兒,一時生存無著,無計可施之下便又不得不重新投身青樓。
可那二夫人雖然外表柔弱,可性子卻極為剛烈。認定了自己乃是從良之人,堅持不肯聽從老鴇說辭重新接客,只是做些賣藝不賣身的活計。
即或是那二夫人如此潔身自好,可是畢竟身處之地乃是煙花之所,來往走動皆非善類……”
看到項文煥說至此處,突然便眉峰高聳,似心中無限唏噓那般。
燕青鳶的心頭也跟著不由的揪了起來,生怕自己即將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