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招呼!等你再到此地,我便傳你專破他的‘七煞寒靈陰功’手法!”
上官靈想了一想說道:“我一定照老前輩的話做,但真‘奪魂旗’,對那招‘恨滿心頭’,會用‘七煞寒靈陰功’中的‘攝魂手’反拼,假‘奪魂旗’……”
“洞中老人”不等上官靈說完,便即答道:“假‘奪魂旗’怎樣化解這招絕學?我也不得而知,但我據你所說判斷,假‘奪魂旗’心術不壞,揭破他面目以後,可請天痴老道及諸葛逸等人,適可而止!”
上官靈聽完,眼珠一轉,向“洞中老人”笑道:“老前輩要等我下次來此,才肯教授別的功夫,現在大概快要趕我走了吧?”
“洞中老人”笑道:“今日之緣,確盡於此,你不要在我面前弄鬼靈精,還有什麼話?想問快問!”
上官靈說道:“我初到中原,認不得路,‘百草老人’凌慕農,又不知被什麼‘鳩杖神翁’談白水,追到哪裡去了?這裡到底是那一省?哪一縣?什麼山?什麼谷?下次再來,才容易找!”
“洞中老人”“呀”了一聲答道:“十八九年的洞中歲月,已經使我把以前的往事,忘記得宛如過眼雲煙,這裡大概是安徽南部,山谷之名,卻不知道。你出洞以後,在附近找個獵戶樵夫,問問便了!”
上官靈知道任何人再有傷心恨事,也不會把自己住在何處忘掉,越發猜出其中穩秘重重,又復含笑問道:“老前輩一個人獨居古洞,飲食由誰供應?要不要我幫你採集些山糧之類?”
“洞中老人”笑道:“你想得倒頗為周到,但我洞記憶體糧甚多,何況我已漸能辟穀,七日僅食一次,又有云泉供飲,不必費心!再來之時,那本‘無字真經’,若已取回,帶來給我看上一看,或對天痴老道有益?”
上官靈點頭答應,又復笑道:“老前輩對我恩厚如山,你讓我看看你的身材容貌,和所住之處好麼?”
“洞中老人”搖頭答道:“我知道你急於想猜出我的真實姓名,但我生平說話不二,下次來時自知,這次不但不告訴你,還要你答應不向天痴、諸葛逸等人,說出這段遭遇!”
上官靈見“洞中老人”越是不肯說明身份,好奇心越切,一面口內唯唯,一面驀然縱身搶往洞壁,想從那小石洞中,看看隔洞究竟!
但身才縱起,洞穴中吹來一陣勁急冷風,硬把上官靈阻住,“洞中老人”也似笑似嗔地說道:“小娃兒不要過份淘氣,你在東海、廬山兩處,會過‘奪魂旗’以後,再來此地!”
說完,一陣輕微的磨石之音,洞穴便行自動關閉!
上官靈喚了幾句老前輩,毫無迴音,只得悵然出了這座“三目蟾蜍”所居的幽深古洞!
出洞以後,因下次仍需再來,遂在洞口左右,仔細留神,把周圍形勢記熟!
但地點山名,仍無人可問,上官靈知道這條深谷之中,既出了那隻“三目蟾蜍”,一般獵戶樵夫,自然裹足不前,只得撲奔谷口,要想出谷尋人問訊,並看看“百草老人”凌慕農,是否業已遭遇“鳩杖神翁”談白水的毒手?
走到離谷口尚有兩個轉折之處,上官靈眉頭便已緊皺,心中好生為那位“百草老人”擔憂,因為不但石地上留有不少血跡,石縫及樹杆之間,並嵌有許多自己交與凌慕農防身所用“紫飛花”的銳利鋼片!
上官靈既發現有人動手的痕跡,足下焉不加勁狂馳,剎那間便自奔出谷口,但谷口外哪有人蹤?不過地上每隔丈許,總留著三兩點血跡,顯見是有人負傷狂奔,沿路所滴!
凌慕農對上官靈情意頗厚,也多虧他冒著奇險,引來此地,才會遇上那位武學極高,口氣極大的‘洞中老人”,學了兩招怪招,及打通周身經脈,增強真力!
所以上官靈一見這點點血跡,料想凌慕農九死一生,心中好不難過,根本不再顧及其他,只是朝著這血跡方向猛趕!
不知趕了多遠,地上血跡早無,連那“洞中老人”所居幽谷,也已隱入層巒疊嶂之後!
上官靈知道自己倘若這樣走下去,下次再想來拜謁“洞中老人”之際,便將踏遍萬壑千峰,大費心力!
但目前偏偏尋不見任何人可以詢問,究竟是走?是留?委實難以決定!
他半躺在一塊大石之上,背倚古樹,正在籌思行止之際,忽然聽得二三丈外,有一種細微聲音,不由倏然坐起,目注沉沉暗影之中的一片茂密竹林,發話問道:“林內何人?請出一會!”
這時長夜已過,曙色熹微,林中冷笑一聲,閃出一個手持“鳩頭鐵杖”的高大黃衣老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