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哪裡還有門可閉?如今雖然‘九幽欺五絕’,將來安見得不是‘五絕蕩九幽’,不過縱然彼此同心協力,蕩平九幽,剪除九毒,但五絕早殘,蒲琨老兒的音容已渺,不知他那獨子蒲鏗,如今安在!及是否能繼承‘北劍’威望?”
天痴道長說到此處,緬懷老友蒲琨的英風豪氣,不由有點傷感起來!諸葛逸也自黯然,但旋即秀眉雙軒,仰天一嘯,彷彿把胸中哀憤不平之氣,完全吐出,只嘯得遠峰近壑,一片迴音,虎慄猿驚,風雲變色!
嘯完向天痴道長說道:“愴懷撫昔,何補於蒲琨老兒?我們還是先奔九華幽谷,向‘九幽地闕新主人’要一個血債血還!然後遍尋天下,找覓蒲鏗,各以一身所學,傾囊相授,務使他能承繼家風,補足‘乾坤五絕’之中的‘北劍’一缺,才屬當務之急!”
話完,儒衫飄處,人到對崖,天痴道長與上官靈也隨後騰身,一同趕往九華幽谷!
世間無論何等聰明人物,也難免萬密一疏!“九幽地闕新主人”一時高興,在神龕上方,書寫“鍾離在內”四字,誤學鍾離老人書法,以致被對方從而識破機關,固然是一大疏忽!但“南筆’諸葛逸、“西道”天痴、及上官靈等三人,卻更為疏忽,他們只猜對了“九幽地闕新主人”假扮鍾離老人等不少隱情,卻忘懷了那把“鍾離在內”改成“鍾離在外”的,究竟是何人物?
一路疾馳,當初上官靈與“百草老人”凌慕農,發現“鳩杖神翁”談白水禁止外人進入的“百步烏風鐵草”標誌的幽谷谷口,已然在望!
“南筆”諸葛逸停步向天痴道長問道:“痴道士,你可曾到過九華幽谷?”
天痴道長搖頭笑道:“我們三人之中,只有上官小鬼,曾經兩到此處!”
諸葛逸遂向上官靈詢問谷中形勢,上官靈想了一想,慢慢答道:“谷中路徑,本就頗為曲折,又經那次山崩,幾乎為頹峰折壁等亂石塞死,自然更為險峻,連走都不大好走!”
天痴道長聞言笑道:“這位‘九幽地闕新主人’,委實高明詭辣得令人既覺可惡,又覺可佩!他選擇這樣一處險惡環境,又在其中裝扮意想不到的鐘離老人,設伏相待,若非他得意忘形,在前途那‘鍾離在內’四字以上,微露馬腳,我們一場惡當,必然上定!如今確應一探對方在谷內,究竟作何安排?再行研究對策,相機下手,才是面對強敵的制勝之道!”
諸葛逸秀而微揚,仰頭矚目,只見夾谷兩座高峰,峭立千丈,左邊一座並還向右傾斜,壁上滿長肥厚蘚苔,毫無落足之處,可資登臨!右邊一座,雖然也頗陡削,但以“乾坤雙絕”及上官靈這等輕功,卻至少可攀援到百丈以上!他看清周圍形勢之後,並未向天痴道長及上官靈答話,只是悠悠適適地,獨自微吟唐人一首五言絕句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天痴道長拊掌笑道:“諸葛窮酸這個主意不錯,我們攀登夾谷峰腰,居高臨下,便可把對方舉措,一覽無餘,然後再行對症下藥地細尋對策!”
主意既定,“南筆西道”與上官靈三人,便各展輕功,攀登絕壁!
但自壁上往內進入裡許,卻只見谷中除了頹峰斷壁,積石如山,連路徑都被塞死以外,未見有絲毫埋伏設施,也未見有半條人影!
諸葛逸及天痴道長,見狀正在暗自尋思,上官靈卻向“乾坤雙絕”,低聲說道:“二位老前輩請聽這山風簌簌之中,‘咕嘟’‘咕嘟’作聲的,是種什麼聲音?”
“南筆西道”“乾坤雙絕”,因心神專注谷下,致未在意,如今被上官靈這一提起,果然覺得那“咕嘟”“咕嘟”之聲,頗為奇異,來處似在頭上丈許的一塊大突石之後?
三人立處,極為逼仄,不便騰身,諸葛逸遂肩頭一晃,斜行向外縱出一丈有餘,然後儒衫大袖雙揮,宛如一隻大鳥凌空迴翔般地,飄上了那塊巨大突石!
但諸葛逸才上突石,便即發出一陣冷笑,向下沉聲叫道:“痴道士,與上官小鬼,你們上來看看!”
天痴道長也效法諸葛逸的“迴翔飄舞身法”,卻對上官靈叫道:“上官小鬼,你用‘游龍術’上去,這樣縱法,萬一略有參差,易蹈奇險!”
上官靈如言施展“游龍術”,猱登突石,原來突石以上,支著一具大鍋,鍋下火焰熊熊,鍋內沸油滾滾,那種“咕嘟”“咕嘟”之聲,便是自鍋內發出!
天痴道長笑道:“我們以鐵汁澆墳,他們卻要用油鍋餐客,委實針鋒相對的有趣已極!但一來谷徑甚長,對方既設油鍋,決不會僅設一處!二來鍋下松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