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1/4 頁)
殘,以無法重現以往輝煌。
故而兩人力求革新,改朝換代。以新鮮血液,除去大宋長久積累下來的陳舊糟糠。
李若虛恰恰也是如此人物,他自幼習讀兵法韜略,胸懷大志。見世道混亂,大宋以如病入膏肓之老者,即便有救,也難以重新煥發光彩。
這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之間的更替,是千古必然之定律。
在愚人眼中看來大宋會千秋萬代,但在李若虛的眼中卻知道世上沒有千秋萬代的事情,即便在強大的國家如漢唐者,終有滅亡的一日。
經過了靖康之恥的宋朝便如當年經過了安史之亂的唐朝一般,根基已經動搖,苟延殘喘確實可以維持個百來年,但想要重現雄風,那是異想天開。
因此李若虛也一直在尋求明主,打算助他建立帝王之業,不負自己一身才華。經過一番調查,李若虛最後選擇了岳飛。
李若虛看中嶽飛,這無可厚非。岳飛無論是才情還是品行都出類拔萃,上盛之選,若為君王,必然是一位憂國憂民的一代明君、聖主。
但經過幾日的深入接觸,李若虛放棄了他的想法。
岳飛確有帝王之才,但無帝王之心、他太重視恩情,對於趙構的知遇之恩,對於大宋的報國之情,註定了他不可能自立稱王。
本來李若虛有心離去,但在岳飛身旁的日子裡,李若虛為岳飛的高尚情操所打動。面對岳飛的挽留,李若虛覺得明主難尋,不如留在岳家軍,靜待時勢的發展,等待明主的出現。
他以客卿的身份呆在岳家軍,在為岳飛出謀劃策之餘,也幫助岳飛教導岳雲。
明主一直未現,李若虛這段時間也一直呆在岳家軍中,直至趙構陷害羅騰飛的這事發生。
岳飛意圖為羅騰飛鳴不平,李若虛萬般制止,並且告訴岳飛一但讓趙構知道此事的原委,趙構一定容不得他,但岳飛凌然無懼。
一切都如李若虛的預料。
很快岳飛、岳雲、張憲相繼被抓。李若虛亦非冷血動物,心知岳飛、岳雲等人此時難逃一死。對於此事他不能坐視不理,於是挑撥了牛皋、楊再興等人,打算以岳家軍的軍威來逼迫趙構放了他們。
李若虛做夢也沒有料到此事的發展出人意料,羅騰飛的死而復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了皇宮,生擒了趙構。而且利用一切手段打壓趙構的名望。
想起了東方勝,李若虛在第一時間就察覺出了羅騰飛的用意,在這一刻他明白。他期待已久的明主,很可能出現了。
所以,在岳雲、張憲他們打算離開的時候,李若虛以擔心趙構治罪岳飛為由,找到了羅騰飛,為的正是要證實羅騰飛是否是值得投奔的明主。
羅騰飛在皇宮裡的表現近乎人意,在離開的時候,李若虛故意問羅騰飛將來的路,目的也是有心讓羅騰飛能夠得到岳家軍。
最後一探,李若虛想知羅騰飛有沒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氣魄,敢不敢對他坦誠以待。
結果不言而喻,李若虛這一拜以是真心誠意的打算輔佐羅騰飛,成就一番大業了。
羅騰飛大喜過望,熱情的扶起李若虛,大笑道:“能得先生相助,就好比那劉備得諸葛亮了。”
李若虛也有著文人的謙虛,忙道:“愧不敢當!”隨即,沉吟道:“相公如今以得吳家軍、岳家軍的支援,大宋剩餘的四路大軍以得其三,只要再得韓世忠的支援,相公便等於手握大宋所有兵馬,那時候將無人敢不聽相公的號令。”
羅騰飛點頭讚歎:“真是智者所見略同,不瞞你說在此之前東方先生跟虞先生都讓我想辦法說服韓老哥以及岳家軍。”
李若虛絲毫不以為意,即便羅騰飛在如何有理,也很難得到士人的支援,只因他是武將,是武夫,士人對於武將都有很大的成見。
既然得不到士人的支援。武將、百姓的支援更是尤為重要。
中原百姓對於羅騰飛的好感大於趙構,支援羅騰飛以是毋庸置疑,餘下只有韓世忠了。
那韓世忠雖以告老還鄉,交出了所有兵權,但韓家軍乃他一手建立,軍中所有將官皆由他一人提拔,只聽他一人號令。
以東方勝、虞允文的才智,焉能看不透此理?
“我那韓老哥對趙構沒有什麼好感,可他對大宋卻別有感情。得他鼎力支援,並不容易。先生有什麼看法?”羅騰飛也為此事擔憂,這韓世忠可不比岳雲、張憲這般容易說服。
李若虛笑道:“這便要看相公的了,正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