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和張萌近期因店裡生意不多也沒什麼事情。店裡有夥計小馮和二毛盯著就足夠了,於是,吃完午飯後,我們拿了人皮地圖開車直奔張萌家。
據張萌講,他父親最近在帶研究生,上午有課,一般下午都會在家準備過些日子參加中國史學研究會議的論文,果然,到了張萌家的時候,伯父正好在家。
我和張萌的父親很熟。不必見外。張萌介紹了小胖,伯父把我們讓進了屋裡。
進屋之後,張萌迫不及待的拿出了那個紙筒,對伯父說道:“老爸。我們最近得到個東西。不知道是什麼來歷。您給鑑定鑑定,上面還有些文字看不懂,您給翻譯一下。”說著。張萌從紙筒裡取出人皮地圖,交給了伯父。
張萌的父親不愧是歷史系教授,果然是個行家,剛接過地圖,還沒開啟,眼睛裡就放出了光,趕忙帶上老花鏡,問道:“你們從哪兒得到這個東西的?很難得呀。”
&個來歷太複雜,您就別問了,您幫著看看這上面畫的什麼東西,那些文字標註的是什麼。”張萌說道。
小胖在一旁補充道:“伯父,據我看,這卷東西很像北魏時期的人皮地圖,您老給鑑定一下。”
伯父抬眼看了看小胖,點了點頭表示讚許,然後慢慢開啟人皮地圖,拿著放大鏡仔細看著,我、小胖、張萌在旁邊伸著脖子、屏住呼吸也跟著看著,只見伯父一看到畫卷中的東西就不由得楞了一下,露出吃驚的表情,把頭和放大鏡往前靠了靠,都快貼到人皮地圖上了,時而皺眉,時而瞪大了眼睛,看了足有一頓飯的工夫才慢慢抬起頭來,放下放大鏡,摘掉老花鏡。
&看這到底是什麼?”我、張萌、小胖迫不及待的、幾乎異口同聲的問。
&像剛才這個胖同學說的,這的確是人皮地圖”,伯父喝了口茶。
我心裡好笑,看伯父是有職業病呀,管小胖叫胖同學。
&這是一卷仿製品,並不是人皮的,而是南美狒狒皮製成的,據我看,年代應該不早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伯父說道。
聽伯父這麼一說,我和張萌、小胖都洩了氣,弄了半天是個贗品。
但隨即伯父的話鋒一轉,說道:“雖然是仿製品,但上面的內容卻令人吃驚。”
聽伯父這麼一說,我們哥仨立馬又來了精神。
伯父接著說道:“這個胖同學剛才說的沒錯,從風格看,這卷東西模仿的是北魏時期的手卷。”
小胖看伯父誇獎他說的對,有些得意,幫著補充道:“手卷就類似咱們現代的口袋書,方便攜帶。”
伯父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這卷手卷記錄的是北魏時期的西域地圖,上面標註的文字是西域的吐火羅文,這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現在對這種文字還在研究階段,目前學術界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是這種文字是古樓蘭國創造和使用的文字。”
伯父一提到古文字又滔滔不絕了起來:“古時所指的西域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新疆,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地,在古代,新疆除了漢文外,還有二十餘種語言文字,說明這裡曾經存在過的豐富多彩的文明。比如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像佉盧文,表達的是犍陀羅語言,公元初為貴霜王國的官方語言,二世紀傳入于闐,五世紀逐漸被棄用,成為死文字,也被人稱作‘西域死書’,是新疆地區最早的文字之一,在斯坦因的考古行記裡,常常提到他所發現的佉盧文。再有就是吐火羅文,這種語言分為兩種方言,一種是焉耆語,一種龜茲語,這個語言和印歐語系西部的語言更加接近,說明說這種語言的人來自歐洲,這已經為樓蘭等地的考古挖掘證明。還有于闐文……”
伯父還想往下說,張萌趕緊打住:“老爸,您又講開課了,這些我們不關心,快說說這地圖裡那個雙魚圖案代表什麼?標註的是什麼地方?”(未完待續。。)
&春節加更
第十一章 樓蘭手卷(2)
伯父抿了一口茶,不緊不慢的說:“剛才我初見這幅畫卷的時候有些吃驚,雖然這是個仿製品,但是它的內容卻是大大的有名,早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就聽導師給我講過關於這卷手卷的故事。”
&您快給我們說說。”
&你們看”,伯父說著,指了指那個雙魚的圖案:“這個圖案是古樓蘭國的圖騰,樓蘭古城的所在位置就是羅布泊白龍堆。”
&布泊?那可是個神秘的地方。”小胖在一旁插嘴道。
&錯,羅布泊顧名思義,是個湖泊,而且曾是我國第二大的內陸湖。然而在20世紀中後期因為流入湖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