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與未盜之地有何相關?不過,附近滸墅關外的沿湖之地,未曾聽說被盜之事。”
“大人,有道是兔子不吃窩邊草,現在盜匪成群,定有安身之地。”
“英雄之意是說未盜之地,就是匪盜之巢?”
“雖不能斷定未盜之地就是匪盜之巢,但匪盜成群,就不是單一的流寇之徒了。”
“啊呀~本官就怎麼沒有想到呢,要成匪群必定有大量賤民加入,如果是外地流寇,必定一路偷盜搶殺。”
“以在下看,匪盜起初應該都是貧民百姓,是誤入歧途罷了。”
“不管是賤民還是貧民百姓,明天一早,待本官兵發滸墅關外沿湖之地,一舉剿滅匪盜。”
“大人此話差也,明天去滸墅關外沿湖之地,大人連一個匪盜也找不到,那裡都是平民百姓。”
“英雄何處此言?”
“大人,難道那些匪盜們都在額上刺著字等著大人前去抓捕嗎?”
“這~英雄說得實在,如今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那該如何是好?”
“大人,抓捕匪盜應該先做準備,方能做到一網盡抓。”
“不知英雄有何良策?”
“大人,良策不敢說,在下有一計,可讓鐵頭三自投羅網。”
“英雄既有妙計,請快快說來。”
“明天一早,大人速派手下到滸墅關外沿湖之地放出風聲,說三天後在沿湖舉行放風燈夜會,另外,多請各路藝人表演,讓鐵頭三認為是真實表演,同時在沿湖兩側埋伏2千兵勇,等待鐵頭三前來劫殺,待鐵頭三出現後,大人你就帶著部分衙兵裝作撤退,此時,各路藝人、百姓也會隨大人而撤,鐵頭三就以為大人膽怯而逃,一定會追殺大人,只要鐵頭三進了埋伏圈,兩側兵勇就可以一齊殺出,捉拿匪盜們,在下也可以對付那鐵頭三,如果不出意外,定能做到一網盡抓。”
“英雄,鐵頭三可不是傻瓜,會等你做好了圈往裡鑽。”
“大人,只因鐵頭三屢次得勝而歸,此賊必定心高氣傲,就不在乎大人之兵,由此可見,必定前來劫殺大人,到時,鐵頭三必然中計。”
“此言甚是,那鐵頭三已是目中無人,但願此計成功,能夠全殲這幫匪盜,還百姓安寧,到時,英雄你可是平江城百姓的大恩人了。”
“大人,莫提未成之恩,現已夜深,在下告辭了。”鵬飛說完,起身離座。
“好,那就不留英雄了。”趙克平起身送鵬飛出了大堂。
到了府衙大門,鵬飛轉身對著趙克平說:“大人請止步,告辭了。”
“好,英雄一路慢走。”趙克平說完,在隨從的陪同下回府。
。。。。。。
●三天後,鐵頭三早已得到沿湖匪盜的密保,知平江府在沿湖擺設了放風燈夜會,此時,鐵頭三的幾十條船也已到了離燈會最近的湖島上,幾百名匪盜就等著鐵頭三下命令出發,再看大船上的塌鼻樑小鬼谷擔心地勸著鐵頭三:“大王,此次平江府公然在湖邊放風燈夜會,一定有詐,必是引大王自投羅網。”
鐵頭三聽後是哈哈大笑,衝著塌鼻樑小鬼谷說:“軍師,就那些平江府兵,只會欺負老百姓,就算是個圈套,本大王也不在乎。”
“大王,小人感覺這次與往次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不就是個燈會嗎。”
“就是這個燈會才不一樣,大王,你想一想,前番都是平江府派兵出湖主動圍剿,我們憑著優勢才把他們各個擊破。”
“湖邊是我們的優勢之地,軍師莫要多慮,本大王注意已定,此次進攻意在活捉趙克平,到時,儘可獲得大批贖金。”
“大王,湖邊雖說略有優勢,但公然上岸就沒有優勢了。”
“軍師勿再多言,量那趙克平耍不出什麼名堂來。”
塌鼻樑小鬼谷見鐵頭三已經橫了心要抓趙克平,也就縮在一旁不言語了。。。。。
正值申時末分,趙克平依照鵬飛之計,在滸墅關外湖邊安排好了一切,已經開始了各種表演。。。。。。
此時,鐵頭三在大船上耀武揚威地問著塌鼻樑小鬼谷:“軍師,兄弟們都到齊了嗎?”
“大王,兄弟們都齊了,就等大王一聲令下。”
“好,各位兄弟都聽好了,誰要抓住趙克平,本大王會重重的有賞,都聽見了嗎?”
“喔喔喔,大王神武,大王神武,活捉趙克平,活捉趙克平。”匪盜們是不定地大呼活捉趙克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