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秘訣。
除了人們看的見的秤桿之外,人人心裡都有一杆秤,這桿秤稱著每個人的行為分量,評判著每個人行為的是非,一個商販無論怎樣叫喊自己的秤桿公平,購買者也能掂出所購物品的分量,一個人無論怎樣標榜自己的行為,旁觀者也能看出他的心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杆秤,雖然多數人希望得到份外的利益,但獲得份外利益的同時,既為自己沾光慶幸,又為過秤人的偏袒嘀咕,假若兩個人對薄公堂打官司,有理的一方判輸,無理的乙方判贏,贏官司的一方為自己的勝利而高興,並感激法官的宣判的結果,還慶幸法官的糊塗,因為他雖然贏了官司,可心裡有一杆無法取代的秤,法官無論怎樣解釋判處的結果,也無法贏得眾人的認同,因為大眾是那桿秤上的定盤星,法官無論怎樣在乙方增加砝碼和修理秤砣,都無法遮住眾人的眼睛。法官不管怎樣表白自己的公正,可那稱過的重量經不起大眾那杆最公平的秤,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狡辯能力,也隱瞞不住自己丑惡的心靈和骯髒的行徑,魯迅說:“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倒是盜賊”個人行為是否公道正派,得用正義的砝碼去量,得用眾人的定盤星去稱,滿口的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很難贏得聖賢的名聲,一個*,一個暗娼,不管怎樣表白,不管怎樣遊說,別人也不會給他立貞節牌坊,一個江洋大盜,一個雞鳴狗盜,無論怎樣掩飾自己,也不會有人給他樹碑立傳。
一個貪官汙吏,在眾目睽睽之下,無論怎樣標榜自己廉潔自律,那隻能欲蓋彌彰,越是廉潔的官員越是不會把廉潔掛在嘴上,越是貪婪,越想掩蓋自己的醜行,舞臺的表白,滔滔不絕,那隻能掩人耳目,那只是掩耳盜鈴。因為臺下的觀眾聽眾正是被你勒索的物件,假若你是一個清官則不言自明,假若你是一個貪官,再表白再發誓也是無用。因為你的做為根植於人們的印象之中,面對別人的指責,最好的辦法是無言和裝聾,千萬別佔了便宜又要裝正經,為了表白自己的公道、正派和無私,硬著頭皮讓秤去量,讓天平去稱,只能露出原形。
生活在世上的人們對自己的做為應該有一個正確的估價,別對是非的評判抱有僥倖,因為生活在自己周圍的人們,心裡都有一杆公平的秤,都有一顆定盤的星,雖然他們不會立即喊出你的真實分量,可是不是沒有不過二回的秤,一旦讓大家重新判斷是非,會出現一杆最公平的秤,別認為在得意時天平會向你傾斜,可那一杆正義的秤會量出你的真正的體重。
21 又是一個清明節
又是一個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時二OO七年四月五日,農曆的二月十八日,家家戶戶的人們都去墳上掃墓,那時對已故親人的懷念,我也去墳上祭奠,可我的心情比別人沉重,掃墓的路上,心裡充滿著沉痛與哀傷,因為我要去祭奠的是一座黃土未乾的新墳,墳裡躺著十年前過世的母親和剛剛去世不到百日的父親,與往日的掃墓不同,今年的清明節我特別傷感,因為往年的清明節是一個懷念故人的一種儀式,心裡多是對親人的追憶和淡淡的餘哀,今年的清明節家裡少了一位深情似海的老人,墳裡多了一個過世的親人。
掃墓的路上,我產生了許多聯想,沉重的思想無法使我打起精神……
去年的今天,我家裡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今年我沒有資格掛出四世同堂的牌子,因為走了一位老人,家庭的品味降了一格,我無法彌補這個缺陷。去年,我家裡還是一個擁有十一人的大家庭,上有將近九旬的老人,下有牙牙學語的頑童,今年不能,今年雖有學會說話的嬰兒,可失去了一位將近九十歲的老人,去年,我的家庭是多麼的幸福歡樂,喜氣洋洋,可今年家裡充滿的失去親人的傷痛,失去了庭院裡的歡快笑容,兒女們沒有去年那麼笑聲朗朗,我也變得少言寡語。去年我們的家庭是多麼的令人羨慕,讓人羨慕到嫉妒的地步,儘管,我們家裡並不十分富有,可也不是弱勢群體,家裡並不像富家那樣富麗堂皇,身纏萬貫,可是我們有許多家庭不具備和沒有的,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一個兒孫滿堂的院落,充滿了和諧的氣氛,按現在的標準,我們家還缺少兒女們的爭吵,夫妻般的磨牙,婆媳間的鬥氣,一個十分和睦的家庭讓街坊鄰居們羨慕不已,貧困不可怕,艱難不可懼,可怕的是親人間的摩擦和慪氣,可我的家庭沒有,上有近九旬的父親,中有近五十的自己,下有二十多歲的兒女,膝下有牙牙學語的孫子,一個十分完美的家庭,怎能不令全家人快樂,怎麼不令親人滿意?怎能不讓鄰居羨慕?父親是一個知足常樂,心胸寬闊,忠實厚道的人,正是他的這些特質,才使他安詳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