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來,車上的氣氛弄僵了,計程車司機不好說什麼,但也忍不住地說:“小朋友不乖哦!”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孩子的童年經驗(2)
而一向自認耐心十足,專業有餘的“超級阿嬤”——我,卻只能對司機先生苦笑地說:“長大一定會更懂事啦!”
果不其然,正在皮弟經常吵鬧的階段,皮皮已經逐步上軌道了。
這其中,我們大人有時用“冷處理”,有時用“熱處理”來糾正他的不當行為。例如,我們到便利商店,他看到冰淇淋、看到糖果就是吵著要吃,這時,我買了該買的東西,就會告訴他:“剛才進來這家店之前,我們已經說好,你只是陪我進來一下,不買任何東西,你現在可以看看玩具,我在門外等你了。”
約三五分鐘,他在裡面待久了,覺得無聊,就會到門外來找我,當我們手牽著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再說任何指責或批評的話,這時就會看到一個冷靜下來、正在自我調適的小朋友。
“冷處理”的“冷”,並不是“冷淡”“冷漠”地對待小朋友,而是“暫停處理”“中止對話”,讓小朋友弄懂大人的遊戲規則,知所分寸,懂得改善行為。
另外,有關“熱處理”,我們家也常用,比如說,四五歲階段的皮皮就是喜歡故意激惱皮弟,當時皮弟只有兩三歲,比體力、比身材,比表達能力,都不如哥哥,因而只要皮皮衝口而出:“弟弟最笨了!”“弟弟最壞了!”類似這種攻擊性語言,皮弟就會氣得跳腳。
這時大人要制止皮皮的不當言詞都來不及,只見兩兄弟吵成一團。後來皮媽就會用“熱處理”方式,大聲問皮皮:“你這樣說對嗎?”“如果有人用同樣的句子來譏笑你,你會有什麼感覺?”
“熱處理”的過程講求快速制止,讓孩子的行為不至於一錯再錯,但也必須注意大人的言詞、口氣不要變成惡意攻擊,以免造成小朋友的自信心受挫,也不懂得反省。
總之,皮皮令人頭痛的行為,在大人“冷處理”“熱處理”的方式之下,真的有了很大的改變。
如今二○○八年十二月,六歲半多的皮皮已逐漸步入自動自發階段。
例如,從來沒有對上學感到排斥,每天早上起床後,在大人的陪伴下,高高興興地到教室。
例如,老師規定的功課再也不用一邊掉著淚,一邊吃力地寫著,甚至有時候自動在教室內寫完才回家。
例如,到了晚上約八點,就會聽到他開開心心地對皮爺說:“阿公,我要複習功課了。”
複習功課通常在十五分鐘內完成,他把書包整理好,推開房門,快快樂樂地說:“讀好了,我可以看卡通了!”
可見,大人真要有耐心、有方法來跟著小朋友一起成長,來共同創造他快樂的童年經驗。
我不可能要求他們畢恭畢敬地和我相處,我也不可能要求他們倆可以一天不爭吵,我只能說服自己:“我們家碰到的狀況,別人家一定也會碰到,所以,這是老天爺給我的一個新的人生功課,何樂而不為呢?”
目前看來,皮皮、皮弟的童年經驗算是相當快樂,沒有體罰,但有規勸;沒有忽略,但有關懷;沒有約束,但有紀律,一切以“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原則來教導。
【吳娟瑜老師的溫馨叮嚀】
9個方向幫助孩子“性格塑造”
? 當孩子動作慢了一點,爸媽願意耐心等待。
? 當孩子說錯話了,爸媽願意重新教他——怎麼說才是對的。
? 當孩子半夜哭鬧,爸媽願意輕拍安撫,讓他有安全感,重新入睡。
? 當孩子拒絕吃正餐,爸媽願意找出原因,調整菜色。'JP+3'
? 當孩子和同伴爭吵,爸媽願意客觀冷靜引導小朋友互相尊重、友愛相處。
? 當孩子進到新團體,不敢參與,想要離去,爸媽願意拉著孩子的小手,一起和小朋友談天說笑。
? 當孩子不知原因在哭泣時,爸媽願意從“生理上”或“心理上”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困擾。
? 當孩子準備放棄一項學習時,爸媽願意從旁鼓勵,讓孩子重拾樂趣。
? 當孩子不想說話時,爸媽願意換個“對的時機”,再重新溝通。
以上九個方向,爸媽願意做到的“是”越多,孩子的性格越能得到積極的引導和塑造,那麼累積的“童年經驗”也就越能明朗、愉悅和豐富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孩子說“不”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