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皇帝在早朝的時候,大發雷霆,一向溫潤的他,發起火來並不輸給他的父皇哩。
京兆尹梁豐不知道,自己死了都不得安寧,皇帝給他安上了一個翫忽職守的罪名,說的好像趙王所做的一切,都怪他似的。
所幸,皇帝還沒有糊塗到要將死人再治一治罪的地步,他不過是在找一個發洩的出口。
皇帝亂髮了一通脾氣,將自己的妻兄肖白鶴任命為了京兆尹,又令劉通為平亂大將軍,領兵一萬,一路追擊。還很沉痛地當朝說了一句:“如不能活捉……就直接斬殺。”
對於想搶自己皇位的兄弟,皇帝沒有婦人之心。
凌國公府來不及撤走的老弱病殘,皇帝一個也沒有放過,全部下入大牢,不論男女老幼,一律處於腰斬。
還有同謀反的高家……說這話,高御史就不愛聽了,什麼謀反,有證據嗎?
昨夜根本就還沒有走到逼宮那一步,趙王就已經歇菜了好嘛!高御史個老狐狸,不見兔子不撒鷹,和他那個私生子,根本就不曾調動過一兵一卒。
高若凡除了平時同趙王走的稍微近了那麼一點點,完全沒有其他的汙點可言。
是以,高御史和高若凡當朝請罪,識人不清,差點兒造成大錯。
高御史哭的那叫一個老淚縱橫。
皇帝這會兒並不敢做出“寧殺一千,不放過一個”這種事情,主要是他手中沒有可用之人,罰了他二人半年的俸祿,以示效尤,就不再往下追究了。
至於裴家,長公主受驚,是要安撫的。
代王雖說沒有成功阻攔住趙王,也算是阻擊有功的。
皇帝賞的都是實物,就連林煥和高再嬋,他也沒有忘記,每人賞了兩千金銀。
出手很大方,其實原本還想讓代王做京兆尹的,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又口頭嘉獎了幾句,這就退朝,去後宮看看皇太后。
皇帝到的時候,皇太后還在哭。
能不哭嘛,趙王這是起兵造反了,跑不掉不是他死就是皇帝亡的結局,又不是小時候兄弟倆打架,誰打贏誰打輸,不過是哭一場的事情。
皇太后一邊捶胸一邊哭道:“哎喲,有什麼報應為什麼不衝著哀家來,要報應到孩子的身上去。”
皇帝聽了自然是臉色不好的,他又不傻,有些事情當時沒有覺察出不對,不代表後來不會越想越心驚。
他也不敢問,主要怕真相是他無法承受之痛。
皇帝悶不吱聲地坐在了皇太后的身邊。
皇太后覺得她對這個兒子還是有所瞭解的,譬如他從小就不是個爭強好勝的性子,為此她沒少拿根小棍在身後鞭策。
皇太后哭道:“皇上,等抓到了那逆子,你就讓他為先帝守陵去吧。”
皇帝還是沉默不語。
皇太后道:“哀家知道是那逆子不對,可哀家就只有你們兩個孩子,皇上就忍心看著哀家白髮人送黑髮人?”
皇帝忍了又忍,還是道了一句:“母后,當狠心就要狠心,你說對不對?母后為兒子所做的一切,兒子銘記在心。如今,到了兒子該狠心的時刻了,若不然大宏就要陷入十幾年前那樣的戰亂了,不說為了黎民百姓,就是為了林家的江山,恕兒子不能聽命於母后。”
林家的江山!她恨自己的丈夫,又怎麼會喜歡夫姓。
皇太后的心裡有多麼痛恨這個事情,偏偏皇帝還提起了“狠心”,她覺得自己被堵住了話語,揉了揉憋悶的心口,只覺從心底升起了一口氣,“噗”的一聲,一口血噴了出去。
皇帝還以為自己說中了他母后的心事,將他母后嚇成了這個樣子,也顧不上去想心裡是什麼樣的一個感覺,叫了聲:“母后”,又呼道:“快,快傳御醫。”
御醫很快就來了,說的是皇太后氣急攻心,要好好地調養心氣。皇帝覺得他在這裡,沒準兒皇太后更生氣,趁著皇太后暈過去還沒有醒來,囑咐了太醫幾句,就藉著還有國事的藉口,走掉了。
皇帝的心情實際上也很是複雜,若是他的猜測沒錯,他母后毒殺了他的父皇幫助他登上了皇位,這是天大的恩情。
可若是分開說,他父親被人殺了,他不能為父報仇是不孝。
他母親被人逼迫,他沒能保護母親周全,衝殺在母親之前也是不孝。
偏偏這樣的事情合在了一起,他母親殺了父親,還是他父親逼迫在前,皇帝一想到這裡整個人都不好了。發誓要將此事爛在心裡,還特別回憶了一下,此事的知情者可能有誰,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