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2/4 頁)
保證統一的;全憑個人能力,和他們手藝的好壞來決定他們製作的弓弩的質量,而且每個人製作的每一副弓弩,又因為他們自己的原因,也會存在不小的差異,以這種生產方式製作出來的成批次的弓弩,實在不敢保證它們的威力,想想一批弓箭手同時放箭的時候,射出的箭因為弓弩的質量原因,有遠有近,這樣是很難形成有效的覆蓋的。
楊文忠陪著徐毅在工坊裡面觀看,拿著徐毅送來的那些鯨鬚對徐毅笑道:“這種東西我已經試過了,很是柔韌,比起一般的獸筋來說,似乎更加好用一些,而且這種東西和生絲搓制在一起之後,更是好用,有了這批東西,起碼弓弦上我們便不再擔心了,而且還能富裕出來不少”
“我們製作的弓弩,每副要配多少根弓弦?”徐毅開口問道。
“正常情況下,每副弓弩配兩根弓弦,如果使用頻繁的話,恐怕要更多一些,每副最好能配三根為好!”楊文忠回答到。
古代弓弩在非戰時一般是不掛弦的,而且要注意防潮的問題,即便在戰時弓弩掛弦之後,弓弩手也是被要求不得隨意開弓,這樣可以保證弓弩不會生疲勞,經過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弓弩便會越來越軟,時間久了之後,也就算是報廢了!這趟轉下來之後,徐毅學了不少東西,原來弓弩也有自己的開弓壽命呀!。
如果按照楊文忠所說,看來他們需要的弓弩要比正常情況下還要多出一些,來保證平時的訓練消耗使用。
“我們現在開始製作的是什麼弩?”徐毅拿著一把正在製作的弩對楊文忠問道。
“這種是踏張弩,弩箭射可達二百步以外,現在先試製這種弩,當他們熟練之後,我再讓他們試製三箭弩,總的來說都是踏張弩,這種要簡單一些,既可以讓他們練手,又可以儘快讓咱們的人用上自己的弩!”楊文忠回答。
徐毅點點頭,拿著已經初具雛形的弩身觀看,又試著瞄準了一下,古代的弩是沒有肩託的,甚至連握把都沒有,拿起來有些不怎麼舒服,上面的弩機還沒有製作。而弩機是金屬部件,需要高明的工匠才能製作,這個事情他不必擔心,秦鬍子和雷通兩個人的手下里面不乏高手。這項工作已經分給了他們完成,只要將弩機拿過來裝上便可以了。
徐毅早就對現在用地弩不滿意了,這樣靠臂力托起來射,難免會影響精度,於是他放下了這把半成品的弩。叫錢貴將他隨身攜帶的炭條取來,找到一塊木板。對楊文忠說道:“我畫一個弩身出來,你按照這個給我製作一副弩出來,然後和原來的這種弩對比試射一下,看看哪一種使用更精準一些。舒服一些好嗎?”
楊文忠很是好奇,他早已聽雷通和秦鬍子這幫人說過,徐毅總是會畫出一些新奇玩意兒。這次他說要畫一個弩身出來,那便看看他有什麼好主意吧!
徐毅在一塊木料上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個弩身地形狀,前面的和原來的基本一樣,後面部分加上了一個肩託,很像是一把五六半自動步槍的肩託,畫完之後交給楊文忠,讓他按照這個試製一把弩。
楊文忠一看多了這麼一塊東西。於是說道:“這樣是不是費料了一點呢?”
徐毅笑道:“你沒看到外面堆的那麼多上好地木料嗎?咱們最不缺的就是木料。只管做出來試用一下,看看加上這個東西之後是不是精準度更好一點!”
當轉了一圈之後。楊文忠帶他來到外面,讓他地兒子拿出來一把大弩,對徐毅說道:“這個便是我對你說過的神臂弩,此弩經我家改進之後,比起宋軍中的那種神臂弩射的更遠,宋軍地神臂弩至多可達三百步,而我所制的這種神臂弩最遠在四百五十步依舊可穿重札,這段時間,我們父子已經制成了五副,這是我親手製作的一副,主公試一下吧!”
徐毅立即接過這把大弩,用手拉了一下弩弦,弩弦十分緊,而這把神臂弩前面沒有可以蹬踏地腳環,而是在弩臂上有兩處稍寬的地方似乎是用來蹬踏的,於是也不嫌地上髒,一**坐下,雙腳蹬住了前面兩側的弩臂,雙手拉住了弩弦,吸氣鼓勁之後,腰腿同時力,才將弩弦拉開,掛在了弩機上面,他這段時間還有些虛,拉開了弩弦之後居然有些心跳加的感覺,可見這張神臂弩的張力有多大了,楊文忠又幫他在弩上裝了一支特製的大箭,弩箭的前端有小半都是鐵簇,比一般地箭支要重許多,徐毅趴在地上找到一塊石頭依託,然後透過望山瞄準了二百多步外地一個靶子,感覺了一下風向,大致做了一些修正,然後閉氣凝神扳下了機括,弩身猛然一震,上面的弩箭應聲飛出,疾如閃電一般地直奔那處靶子而去,徐毅立即抬頭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