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第3/4 頁)
代最常使用的戰鼓和號角的補助,船隊指揮方面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關鍵就是在步軍方面,這次如果出征的話,步軍方面大多都是新軍,而且這次他們可能會面臨登6攻堅戰和野戰,不敢有半點馬虎,可當他到了兵營校場看過了一次步軍的操演之後,也把這個心給放下了,所有經過安南之戰的老兵被充實到新軍之後,新組建的這支羽林軍果真戰力大增,平均一個老兵帶三個新兵,加上這些新兵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壯之士,在楊再興和高俊地指揮下如臂指使一般,守如磐石,攻如悍虎,進退之間都井然有度,軍中長槍如林,刀盾如牆,相互配合絲毫不亂,軍紀之嚴明,隊形之整壯,令徐毅這個半道出家地帶兵之人歎為觀止,心中暗自佩服楊再興等人的帶兵之能。
蕭建豐為騎兵統領。帶領騎兵分列於中軍兩翼。各個一身地兇悍之氣。渾身洋溢著一種與生俱來地那種契丹人地彪悍。雖然加入伏波軍時間不久。可這些人可都是以前和金人真刀真槍打過仗地悍勇之輩。每個人地手上都沾得有女真人地血。根本就不是什麼新丁。比起那些步軍來。這些契丹騎兵絲毫不差。而且還要更兇悍一些。
當看完了步軍地演練之後。徐毅這個門外漢實在找不出什麼毛病。只能點頭。讓他們繼續。當領導地不懂不要緊。怕地就是不懂裝懂。對下面懂地人指手畫腳瞎指揮。徐毅才不會犯這個毛病呢!
大宋軍隊遇上外邦地軍隊為什麼總是一敗再敗?就是因為他們地統兵之人大多是文臣。沒事地時候對著下面地將領們指手畫腳。處處制約武將們。讓他們不能進展所能。受到掣肘地這些武將們即便再有本事。也使不出來。不少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好戰機在眼前溜走。結果是一打敗仗。許多文官倒是捲鋪蓋先溜之大吉。丟下一盤散沙地軍隊任人宰割。這樣地話不打敗仗都真地奇怪了!
雖然徐毅不干涉楊再興他們這些武將們地操訓。但他還是找到楊再興他們幾個戰將。將他所知地倭人地情況告訴了他們。倭人武士崇尚武力。其中絕對不乏兇悍之輩。他們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出現。是一批專職地軍人。別看個子矮。可戰鬥力一點不弱。大多是都是地方領主地私兵。很是忠誠。不過好在這個時候武士道還沒有出現。否則地話。小鬼子將會更加兇悍。
從武技方面來說。倭國武士地武技傳自華夏。可又被他們精練。形成了自己獨特地風格。許多武士從小便開始苦練武技。殺人不眨眼。為地就是希望能依靠武力出人頭地。所以許多倭國武士個人修為不低。對上他們地話。不能輕視了他們。要知道後世倭寇襲擾中國沿海地時候。起初明軍可沒少吃他們地虧!後來還是戚繼光想出了三才陣地辦法。才將這些倭寇趕出了中國沿海!當然徐毅不會把這段歷史告訴眾人。只是強調了武士地個人修為不能輕視。
再有就是倭國武士地刀地問題。倭人地武士刀最初是學習地漢人地唐刀。無論是形制還是打造技藝都是從唐朝學去地。但現在地倭國武士地戰刀還沒有展成後世地那種日本刀。刀身通直。雙手持握。很適合劈砍。而且刀鋒鋒利異常。這一點從以前繳獲地倭刀便可以看出來。其打製地質量比起宋軍使用地手刀絲毫不差。甚至還要優勝一些。即便是現在伏波軍所用地手刀。也不一定就比倭刀好多少。因為手刀是單手刀。倭刀是雙手持握。對戰地時候。力量上便會吃虧不小。所以在短兵相接地時候。務必要令槍兵和刀兵相互嚴密配合。才能克敵制勝。
徐毅將這些他所知的東西告訴了諸將之後,又命人找來了一些以前收集來的倭刀,交給了楊再興等人,並命人找來了倭奴中以前是武士的倭奴,令其展示他們的刀法,當這些倭奴拿著這些倭刀演示了一番他們習得的刀法之後,也引起了楊再興等人的重視,謝過了徐毅之後,開始研究該如何對付倭人武士的問題去了。
徐毅甚至還弄了幾根戚繼光所創的狼筅交給他們試用,並將戚繼光所創的鴛鴦陣告訴了楊再興等人,他之所以會這麼重視倭人,主要還是因為雖然他計程車卒們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可畢竟這些人從小大多都是拿鋤頭把子出身的,即便經過一段時間的操練,但是比起那些從小就以殺人為職業,天天除了練刀之外就不知道幹嘛的倭人武士來說,還是有些弱了一點,他可不想因為自己和諸將的大意,讓這些兵卒們上陣對上了倭人武士的時候吃了大虧,殺多少倭人都沒有關係,最好別被倭人給殺了!這可是牽扯著撫卹金的問題,萬萬不可大意呀!(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水貓
徐毅剛到淡水寨兩天時間,還沒有將所有備戰的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