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帶著弓箭出見使者,突圍家中,聽說太子建在宋,先奔宋而去。伍奢當得知子胥奔吳後,他明白,楚國的人禍到了,“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意思是說,以後吳患會更大,楚國君臣將忙於奔命。《史記·楚世家》記載:“胥亡,楚國其危哉!” 《史記·伍子胥列傳》曰:“楚國君臣且苦兵矣。”
伍子胥一到宋國,就遇上宋國的華亥、向寧、華定與君爭權的內亂,乃與太子建俱奔鄭。鄭人對他們很好。太子建又到晉國,晉頃公就引誘太子建作內應以滅鄭,滅鄭之後封太子建於鄭,後來,太子建因與隨從有矛盾,隨從遂洩謀於鄭,鄭定公與子產就誅殺了太子建,伍子胥這下害怕了,就與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一起逃奔吳國,在過楚吳邊境上的昭關時,仍受追輯,差點給捉住了,後來遇上江上漁父,漁父重義輕財,助伍胥逃離,到吳國後,伍胥極為困頓,甚至乞討度日,終於達到吳都句吳(即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當時吳君為王僚,公子光為將,伍子胥就求見公子光以謁見吳王。這一年是吳王僚(…520)八年,楚平王九年。
伍子胥奔吳的最初的幾年,並沒有用事,主要依託公子光,他在向吳王僚進言伐楚之利遭到公子光的反對後,就洞察了公子光的異志,隨後他做了一件事,就是進專諸於公子光,希望專諸能助公子光完成弒君之事,然後自個與太子建之子勝居野耕作以待專諸之事。子胥之事,容後表述,先看,吳楚之爭。
關於公子光奔吳時間,史載有異。《史記·吳世家》明確指明在吳王僚(…523)五年,但子胥本傳又說在鄭誅殺楚太子建後,與太子建之子勝共奔吳,而《史記·鄭世家》載鄭定公(名寧)十年(…520),建子勝奔吳。而鄭定公十年為楚平王九年,吳王僚八年。而《左傳》記載宋華亥、向寧、華定、華貙、華登、皇奄傷、省臧,士平出奔楚為昭公二十二年(…520),而昭公二十二年,就是鄭定公十年、楚平王九年,吳王僚八年。《史記·宋世家》載宋華氏之亂在宋元公十年(…522),同時載太子建來奔,懼而奔鄭。
綜上,事情經過應是這樣,楚平王六年(…523),太子建與伍子胥出奔宋,七年(…522)抵宋,見宋華氏爭權,遂懼而出奔鄭,在鄭居二年,到楚平王九年(…520),太子建被誅殺,伍子胥遂與太子建子勝出奔吳,同年便抵吳,因而奔吳的年限為楚平王九年,吳王僚八年。
楚平王十年(…519,《吳世家》載為楚平王九年,吳王僚八年,與《楚世家》、《左傳》異),吳王僚與公子光一同伐州來,楚司馬薳越帥師及頓、胡、沈、蔡、陳、許等諸侯之師奔命救州來。而此時,楚 “(令尹)子瑕卒,楚師熸(jiān,潰敗)”,公子光細緻分析了當時兩軍形勢,認為楚令尹子瑕(楚平王五年或六年代陽匄為令尹)死後,七國離心,必能戰勝楚師,吳王僚聽取了公子光的意見,於是在夏七月戊辰晦日(二十九日)的雞父之戰之中,先是大敗胡、沈及陳等三國軍隊,獲胡、沈之君及陳大夫。隨後放歸胡、沈二國俘虜,促使許、蔡、頓等三國軍隊大奔,楚師見此也大奔。戰役詳情見《白話吳越史——江左曇現》。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子胥奔吳(4…2…2)
二、子胥奔吳(4…2…2)
接著,居唷�╦ú,今河南新蔡縣境,《楚世家》與《吳世家》皆言在居巢,與《左傳》異,梁玉繩以為《史記》誤)的楚太子建之母,召吳人前來併為之開啟城門。冬十月甲申,吳公子光入唷��〕�蛉擻肫潯ζ饕怨槲狻3�韭硭e越追之,不及。於是畏罪自殺於薳澨(今湖北京山縣西百餘里漢水東岸)。
公子光隨後乘勝北伐陳、蔡,敗陳蔡之師。(《吳世家》載為吳王僚八年,誤)又因吳楚邊邑女爭桑之事,公子光伐楚取楚鍾離、居巢而還。
而楚國這邊,在令尹子瑕死後,囊瓦(子囊之孫子常)繼之為令尹,害怕吳國,因而再次城郢,增強國都防禦。對此,沈尹戌像城州來一樣,又有一番評論:
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衛,城無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諸侯。諸侯守在四鄰;諸侯卑,守在四竟(境)。慎其四竟,結其四援,民狎(安習)其野,三務(春、夏、秋三時之務)成功,民無內憂,而又無外懼,國焉用城?今吳是懼而城於郢,守已小矣。卑之不獲,能無亡乎?昔梁伯溝其公宮而民潰。民棄其上,不亡何待?夫正其疆場,修其土田,險其走集,親其民人,明其伍候(使民有部伍,相為候望),信其鄰國,慎其官守,守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