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是為了再重踏那故鄉的熱土……
如今,終於可以在退休前實現生平之夙願,此生何求?
看到各路岳家軍會師於朱仙鎮,興奮異常的岳飛自掏腰包開了一個“答謝宴會”“總結大會”。在開幕式上,嶽鵬舉激動地說:“以前,我也算是一個三盅全會選手。但因誤事,從此不再飲酒。等到打下黃龍府後,願與諸君痛飲耳!”
反觀金營,被打得已經失去了反攻慾望的完顏宗弼正準備捲鋪蓋捲走人時,卻被一個善於摸班探底的太學生攔住了馬頭:“太子勿走!京城可守也!嶽少保且退矣!”這位大學生的理由很簡單;即:宋廷中有耗子扛槍窩裡橫的權臣;岳家軍豈有不撤軍的道理(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
當時岳家軍正處於節節勝利的狀態,從表面上看“撤兵”的機率幾乎就相當於花兩塊錢而碰巧中了幾百萬的大獎。
然而,這種貌似無厘頭式的預言卻不幸言中了……
第5節 功虧一簣(2)
1140年7月20日,晨曦初露。嶽鵬舉率領幾名親隨,登上朱仙鎮的一個高阜處,仰望幾乎觸手可及的北宋故都。但見旭日濛濛升起,將泛出的淡淡黃色,毫不吝惜地灑在開封城頭。幾個懶洋洋的身影在城牆上晃動,黑色的戰旗無精打采地迎接著清晨的曙光。
想著即將完成先輩們未竟之遺願,嶽鵬舉感到內心深處有一種無名的興奮之火在燃燒,眼前逐漸浮現出了張所、宗澤、李綱那一個個雖已逝去卻逐漸清晰的身影……
“報!……”一個急促的聲音打斷了岳飛的遐思神想。嶽鵬舉別轉臉望去,見一個小校上氣不接下氣,連呼哧帶喘地跑來。
“何事驚慌?”岳飛感到有些詫異。
“欽,欽差,大,大人,到!”連緊張帶累,報信的小校竟結巴起來。
“欽——差!”嶽鵬舉的臉色微微一變,一種不祥的預感不可抑制地湧了上來。
…… …… …… ……
第5節 功虧一簣(3)
因時間倉促,嶽鵬舉在朱仙鎮臨時找了片空地迎接欽差。放了三聲並不算是震天響的“禮炮”,百十個腰懸寶劍、手舉旌旗、禮仗的校尉,腰懸寶劍,排成了威武、雄壯的“迎親”隊伍。只見欽差吳伯手捧特快專遞——金字牌,目不斜視、腆著肚子晃晃悠悠地走來。
香案擺好後,吳伯拉長了聲音,朗聲念道:“聖——諭!”頓了頓,居高臨下地瞅了眼跪叩在地的岳飛:“飛孤軍不可久留,令班師赴闕奏事。”
吳伯那中氣十足的聲音剛落,四周的“唏噓”之聲、“嗡嗡”之聲已經不絕於耳。無數道憤怒、驚異、沮喪的目光一齊射向了岳飛。只見嶽鵬舉聽到這如聞驚雷的聲音後,竟臉色蒼蒼、面沉似土。饒是涵養功夫再好,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抖了兩抖。半晌,才帶著顫音應道:“臣,遵旨!”
唸完了聖旨,吳伯換了副稍微帶點笑容的模樣,跨前幾步,一手攙起怔怔的岳飛,一手將金字牌重重地交到其手中,似同情似嗔怒地說道:“鵬舉啊!好自為之吧!”
岳飛呆若木雞了好大一陣,才醒過味似地看著聖紙,反覆地審視、一字一句地啃著“聖意”,終於,在絕望中倏然淚下……
第5節 功虧一簣(4)
正當岳飛準備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時,卻接連收到了十二道從杭州鳳凰山發出的金牌。
這裡所說的金牌,不是令全國人民都感到振奮的奧運金牌,而是令岳家軍回師的“功虧一簣”牌。
該“牌”雖名為金牌,但卻是“長尺餘,朱漆,刻以金書”的木牌。別看是木質結構,材料不怎麼樣,可卻一點也沒有影響其“神聖性”。因為它是皇帝下發緊急命令的標誌。通常持金牌者是騎著快馬,以超過今天特快專遞的速度,即“日行五百餘里”前往目標所在地。通常所下達的命令都是毫無伸縮、反抗餘地的死命令。
經過一番痛苦的思想鬥爭,岳飛終於做出了“服從命令”的決定——撤兵。
回師之日,嶽鵬舉最後一次眺望了一眼黃河北岸的關山,那裡有自己童年的足跡、、那裡有恩師的尊尊教誨、那裡有等待王師北定的父老鄉親。
然而,一切終成夢一場,十年之功竟毀於一旦。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6節 偶然之結局?還是命運之使然?(1)
岳家軍從“矯詔前行”到“被迫班師”,絕非象民間所傳說的“愚忠思想”作怪那樣簡單,而是由於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