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主席,現場也沒有規定說不能向嘉賓提問,想通了這一點,現場原本有些尷尬的氣氛頓時又活躍了起來,打破沉悶的是一位來自《紐約時報》的記者,他率先向蕭逸臣發問。
“生,同樣都是漫畫題材的電影,你認為蜘蛛俠和其他的漫畫英雄才什麼不同之處?當然我這個問題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在驚奇漫畫眾多的作品中,派拉蒙公司為什麼偏偏就選中了《蜘妹俠》?”
“這位先生的問題很有意思,為什麼我們要首先將蜘蛛俠搬上銀幕?”蕭逸臣看了一眼臺下的記者。他當然不指望他們中有誰會站出來回到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他原本是留給自己的,“其實我們來仔細考察一下近年來出現在電影中的漫畫英雄,不難發現蜘妹俠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位,其特殊之處在於他是唯一真正來自底層的英雄。”
蕭逸臣的話讓臺下的記者都陷入了思考,在好萊塢諸多的漫畫電影明星中,超人和蝙蝠俠都是很典型的代表。超人是外星人,自不待言在地球上他是獨一無二的貴族!超人的造型是典型的古希臘人,剛毅的臉龐,高大健美的身軀展現“力”之美,很容易就會讓人想到米開朗基羅的雕塑。
超人自信,甚至自負!他站在上帝的視角俯視地上緩緩爬行的芸芸眾生,他憐憫人,他平日裝扮的記者一帶著黑框眼鏡,愚笨而遲鈍便是他眼中普通人的樣子。
而蝙蝠俠相較於超人就人性多了。至少他是普通人,他沒有任何超八訓本領,他所依靠的切,就是他用高科技武裝起來的租桓!蝙蝠車、蝙蝠型飛行器、他身上的盔甲等等。但這些高科技產品卻是建立在他作為韋氏企業億萬資產的繼承者的身份上的。
也就是說布魯斯一韋恩是人類的貴族,他之所以展開種種懲罰犯罪的活動的動因未嘗不可以看作尋找刺激!這個動機是貴族式的。自幼便住在猶如城堡般的巨型住宅中,貴族式的教育養成他孤僻冷峻的性格。親眼目睹父母被殺造成的陰影讓他本就陰鬱的性格更添了壓抑,這一切造成了蝙蝠俠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畸形性格。布魯斯韋恩之所以需要一個面具,決不僅僅是因為他需要隱藏自己的身份,更重要的在於這面具事實上已經成為他的心理寄託。
沒有面具的他是憂鬱而脆弱的。每當他的心中燃起火焰他便需要這面具來寄託,來給他支援。很顯然的。蝙蝠俠開始他的拯救之旅緣起於復仇。他要找到殺害自己父母的兇手。之後才演化成了懲罰犯罪,再之後便成了習慣,再之後,他已經忘卻自己,忘卻了來的方向。
而蜘蛛俠則不同,從製片方公佈的劇情和漫畫原型來看,在被蜘殊咬到之前的彼得舶克只是紐約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性格內向,在理科方面頗有才華,但總體上唯唯諾諾。自幼父母雙盧,和舅舅、舅媽一起的生活溫馨而貧困。這絕對是一個地道的底層市民家庭,彼得一帕克也絕對是一個地道的普通人。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的理想或者責任。
正是僅僅的抓住了這一平民化的定位,影片《蜘妹俠》的一切都開始於們伸手可及的普通生活。擁有了超能力之後,帕克也不是一下子就成為了所謂的“俠之大者”。
他開始只是利用其超能力做一些給自己賺點小費的事,當然也並不是壞事,比如去打職業摔跤的擂臺,促使他發生改變的是叔叔的死,而這與他的行動不力不無關係,因此他才起心挑戰邪惡、保衛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我認為這部影片最成功地方就是將一個英雄人性化,它試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摘下面具,其實英雄也是一個普通的人。在蜘妹俠的叔叔去世之後,因為家裡沒有經濟來源,他的生活越來越艱難,甚至連房租都負擔不起;蜘妹俠也並不因為他的義行受到人們的尊敬,人們大都把他看作怪物,對他的超能力一方面好奇和羨慕,另一方面卻又懷疑和擔心。這寫處理都加深了影片的真實感,在這部影片中大家看到將是一個平民英雄的成長!”
“拋開這些客觀的因素,蜘妹俠自己的內心也充滿了矛盾。雖然突如其來的能力讓他迅速地成長,然而本質上他仍舊是一斤小熱愛生活,渴望愛與被愛的孩子。他盡力完成自己平凡生活的每一全部分,雖然總是遭遇挫折;他精心準備,只為了去看自己愛的女孩演出,卻總是因為突遇不測沒能成行;他總是在女孩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關注她,保護她,卻從來不能告訴她自己肩負的責任和埋藏心底的愛。
“這些平凡的品質是蜘妹俠所獨有的。他不似超人的高傲,也沒有蝙蝠俠的冷峻,他是溫情的。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成長,看到他學著揹負責任。讓平民英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