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頁)
“常先生的劇本我看了蕭逸臣手裡拿著茶杯,眼睛卻看著常明生,“我不知道常先生當老師怎麼樣,但我肯定您會是一個優秀的編劇。”
“蕭主席過獎了常明生的回答依舊很簡短。
“那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劇本吧蕭逸臣輕輕的喝了口茶,“總體上我對常先生的劇本沒有什麼意見。但公司希望您可以把主角改成兩個來自美國或歐洲的孩子。”
“可我寫得的是一個關於中國古典童話的故事,主角卻是兩個外國孩子,蕭主席不覺得這有些不倫不類的嗎?”常明生顯然不贊成蕭逸臣的建議,語氣還隱隱的薦有些許不滿。
“難道一箇中國的童話裡,主線人物就一定是要中國的孩子嗎?”蕭逸臣反問道。至於常明生的態度,他倒並不以為意。
“這,”對於蕭逸臣這樣的問題,常明生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常先生,在這裡有兩個問題我需要說明。”蕭逸臣看了常明生一眼,“首先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我不得不考慮這部影片的投資收益。如果影片投資拍攝以後僅僅是投放東、南亞市場,您的劇本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可嘉禾雖然目前立足的是東、南亞市場,但公司今後更多面對的是國際市場。按您劇本的要求,這部影片的初步投資就將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而這樣的投資僅僅用來滿足東、南市場收益是十分有限的。”
“其次,撇開商業利益不談。就站在文化推廣的角度而言,選用歐美的孩子作為主角,來引出整個劇情,這樣可以減小外國觀眾對於接受影片核心價值觀的代入感,這樣反而可以更有利於中國文化的傳播。中國電影人一直希望透過中國電影來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但外國觀眾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遠比不上中國人對外國文化的認識,如果把原汁原味的中國電影展現在他們面前,他們能像中國人接受外國電影一樣接受中國電影嗎?”
“如果華語電影永遠只會給別人做嫁衣,那麼華語電影就不可能真正的走向世界儘管蕭逸臣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但常明生的態度卻固執得有些不近人情。
蕭逸臣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那麼常先生可以試著在劇本中弱化主線人物,形成多主角的模式,這樣也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常明生沒有說話,算是預設了蕭逸臣的提議。他也知道,蕭逸臣作為投資人能做出這麼大的讓步。已經是給了他很大的尊重,就憑這一點。蕭逸臣就不同於他之前見過的一些電影投資商。
既然關於劇本主角的問題雙方都做出了讓步,兩人接下來的談話就輕鬆了許多。在商討了劇本其他的一些細節之後,兩人談論的話題又轉到了劇本的創作上。常明生不得不承認,在對電影劇本的理解和運用上,蕭逸臣確實有許多過人之處,派拉蒙能有今天的成就絕非偶然。和蕭逸臣談話,總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常明生甚至認為,如果蕭逸臣不是他想要超越的那個目標,或許他倆真的可以成為好朋友。
(恭祝大家新春愉快!)(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尋仙
摩登時代第二百一十三章尋仙
,常井生有沒有考慮討在紋個劇本的基礎卜創作個續復, 在浙半個小時的談話快要結束的時候,蕭逸臣突然這麼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常明生心中一凜,不由得暗暗叫苦。事實上他確實還有創作續集的想法,但他並沒有想要繼續與嘉禾合作的意思。事實上他只是想借著嘉禾合行的機會出名,然後再尋求與別的公司合作。
在他看來,如果留在嘉禾,蕭逸臣就是他的老闆,這樣是永遠沒有機會超越蕭逸臣的。可還沒有等他想好拒絕的理由。蕭逸臣看似無心的一句話卻徹底打消了他的想法。“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常先生筆下那些個神通無敵的小神仙們在紐約街頭大打出手是怎麼一副震撼的場面。”
常明生心中苦笑卻又無奈,蕭逸臣所說正是他下一步的構思。而他也是由蕭逸臣提出將主線人物改成美國兒童的提議想到的這個構思,不想蕭逸臣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應該是在看到這個劇本時就考慮到了續集的問題。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想一起買下這劇本連同其續集在內的電影版權。”蕭逸臣看似商量的話中卻帶著毫無餘地的意味。
常明生經過一番左右權衡之後,最後還是點頭答應了蕭逸臣提出的要求。常明生之所以沒有選擇,是因為按照他劇本的內容,要想真正體現劇本的價值,就要投入巨資拍攝。目前香港只有嘉禾一家電影公司能滿足這個條件,常明生為這個劇本準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