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
“而這部電影吸引我另外一個原因是劇本,蕭主席在好萊塢連續年拿過6座奧斯卡編劇大獎,能夠的到他的肯定。那麼這部劇本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當時蕭主席給我打來電話的時候。我還沒看過劇本,然後我就同意了。在看過這個劇本之後,我知道自己這次是賭對了!”
製片方的嘉許,又加上導演的肯定,影片《尋仙》的編劇常明生一夜之間成為香港影壇最耀眼的新星,在媒體面前常明生保持了一慣的低調。只有真正瞭解他的蕭逸臣,才知道他這種低調的背後是一種極端的自負。甚至在常明生的身上,蕭逸臣還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的一些影子。只是常明生能否有如自己這般的好運,蕭逸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影片還沒有開拍,就已經先捧紅了編劇,由此也可見媒體對吳雨森新片的關注。但就在媒體開始深度追蹤影片籌備進展的時候,之前還一直在媒體面前高調亮相的吳雨森卻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中驟然消失。早在媒體認為他還留在香港的時候,他就已經秘密的離開了香港。
吳雨森秘密出行的第一站是臺灣,按照劇本的設定,影片需要尋找三男一女四位中口……演員,來分別扮演片中騎著巨型青蚌的小和尚師不弟只,肌裝酷的小道士還有就是鳳凰化身的卜仙女。
蕭逸臣雖然將選角的工作全權交給了吳雨森,但他依舊“欽點。了兩個人。蕭逸臣怎麼也忘記不了釋小龍和郝邵文這對諧趣無窮的搭檔,兩人的小和尚形象不論是在亞州還是美國都已經是深入人心,這次拍攝《尋仙》,蕭逸臣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兩個。
蕭逸臣的安排無論是從角色選擇還是市場影響,都顯得合情合理,對此吳雨森並沒有提出異議。他這次去臺灣,只要還是為了說服郝邵文出演這部電影。已經口歲的郝邵文雖然沒有了小時候的頑皮,但對電影的喜愛依舊,他對吳雨森帶來的這個角色很感興趣,而吳雨森在臺灣娛樂圈裡一直口碑不錯,熟人也很多。在朋友的撮合下,郝邵文的父母很快被說服,同意自己的孩子出演這部電影。
相比與郝邵文父母的猶豫不決。釋小龍的父親陳同山就顯得“通情達理。很多,因為他本人也希望兒子今後能夠朝著演藝發展,所以在收到劇本之後,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吳雨森的邀請。而得知自己將會與童年好友郝邵文再次合作的時候,釋小龍自己也感到很高興。
吳雨森是在7月末到的上海,這個時候釋小龍和郝邵文的角色都已經確定小和尚師兄弟的人選有了著落,他現在還需要一個能夠演好片中小道士的演員,這時候有人向他推薦了一位名叫曹俊的小演員。這個孩子年紀和釋小龍相當,雖然沒有釋小龍那麼豐富的演藝經歷,但在上海也是一位家喻戶曉的童星。
在7歲的時候,曹俊被父母送進了上海市黃浦區少年宮武術班,隨後被電視劇製片惠眼相中,同年拍攝了《真命小和尚一無字天書》,從此進入影壇,並且一鳴驚人。之後他有連續出演了《真命小和尚》續集《十二銅人》,並在新加坡出了自己的唱片《星願》,也算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小演員。
雖然也是演小和尚出名,但曹俊人如其名,模樣確實長得更秀氣一些。在試鏡的舞臺上,他即興表演了一段武術。乾淨利落的身手顯示出了他紮實的武術功底,在舞臺下吳雨森一眼就看中了他。試鏡剛剛,結束,劇組的工作人員就拿著合作找到曹俊的父母。
在大陸停留的這段時間,吳雨森應邀到武漢大學進行了一次演講。在美國的時候吳雨森結識了武漢大學赴美深造的一位教授,這次的知吳雨森來到了大陸,這位教授就在校方的支援下向吳雨森發出了邀請。兩人的私交甚好,演講結束之後,他主動擔任吳雨森的嚮導,領著他走街串巷,邀請其品嚐香辣蝦小章烤魚、鐵鍋、竹桶飯、冷鍋魚、灌湯鴨等武漢有名的特色小吃。
吳雨森在田年代的時候曾經到過一次大陸,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城市化發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在武漢的街頭,他已經能夠感受到一種大城市的繁華氣息。
吳雨森正感慨著武漢的發展。目光卻無意中瞥見了街邊一家影樓懸掛著的一副藝術照片,然後他發現路上其他的幾家影樓也懸掛著類似的照片,他突然就對影片上的這個漂亮的小女孩產生了一種好奇,因為他現在正在尋找的就是這樣一位上鏡的小演員。
“老陳,你們這裡的影樓怎麼都掛著一斤小卜女孩的照片啊?。吳雨森有意打聽這個女孩的訊息。
“你真是天生就該幹這一行的!”老陳呵呵一笑,暗地卻在佩服吳雨森敏銳的觀察力。“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