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卻在這物體出現的一瞬間感到神清目明。
苦難大師道:“這是我佛門舍利,是昔年達摩祖師從西天帶來,這舍利的諸般神奇非是語言能形容。老衲此番出關,卻是舍利提醒老衲之故,舍利昨日躁動不已,今日你卻到來,顯是因你與它有緣。你即是黃師弟之徒,又身具佛性,就與你參悟幾日,也當還了他昔日的恩情。你這幾日就暫住堂內吧。”
梁雲恭敬的接過著佛門舍利,頓感一股電流轉遍全身,旋即又消失不見,梁雲面容甚感震驚。
苦難大師道:“你且下去吧。”
梁雲道了一聲退便退出堂內。
第二十六章 夢迴靈山
梁雲住在禪院精舍內,暗思這秋家滅門案當真難查,事情已過五十年,現在就連唯一的線索慈行也已離世,卻不知此事再從何查起。唯一所知曉的是那個蒙面黑衣人是天下第一快劍,既然苦難大師都說他是天下第一快劍,那天下間絕對不可能再找出比他劍法更快的人來,看來自己還要到長安城去一趟。
想著想著,不覺又想起當日,自己曾親口答應秋若蘭徹查此事,頓時心下一陣煩躁,隨即便起身推開門來,屋外月色正濃,秋風吹過,古樹上散落於地的落葉四處飄散,一陣寒意湧上心頭。梁雲展開輕功,三躍兩縱,直往隱約可見的一處山峰奔去。
山峰上的寒意更濃,已是快要入冬的徵兆。梁雲坐在一塊大青石上,絲毫不覺青石的冰涼,不過夜的寂寞早已襲遍全身,梁雲左手往袖籠裡一探,取出笛子來,放在口邊吹了起來,悠揚的笛聲在夜空中輕散,時而淒涼孤寂,時而婉轉含蓄,都盡入寂靜無聲的夜裡。
一曲散盡,梁雲煩惱已盡數散去,慢慢地將笛子復收入衣袖中,將手探入懷中拿出舍利。但見舍利雖形狀雖不規則,但是表面卻光華無比,月色照在其上,更顯色澤光華,梁雲看著舍利,逐漸睡意正濃,慢慢竟是躺在青石上昏睡起來。
。。。。。。。。。。。。。。。。。。。。。。。。。。。。。。。。。。。。。。。。。。。。。。。。。。。。。。。。。。。。。。。。。。。。。。。。。。。。。。。。。。。。。。。。。。。。。。。。。。。。。。。。。。。。。。。。。。。。。。。。。。。。。。。。。。。。。。。。。。。。。。。。。。。。。。。。。。。。。。。。。。。。。。。。
良久,梁雲但覺日光射得雙眼直痛,不覺睜開眼睛,卻是一驚。原來自己竟身處一佛家法壇之中,法壇四周梵音瀰漫,鮮花四處。法壇的一邊卻是懸崖,從懸崖處往下忘去,卻是無盡的山谷。法壇中僧人眾多,卻都盤坐於地,法壇中間坐著的竟赫然是佛祖釋迦牟尼,正與眾僧講法,梁雲暗道莫非此處便是靈山,自己竟然到得靈山還見得佛祖,定是那舍利的緣故。
正在法壇正中講法的佛祖看見了梁雲,竟然微向梁雲點頭一笑,然後繼續向眾僧講法。梁雲也盤坐於地,聆聽佛祖講法,聽到精彩處時,梁雲似是有所悟。佛祖忽然沉寂下來,拈起一枝花,對著眾僧微笑。是時眾僧皆默然,不解其意,面面相覷,惟一旁的迦葉尊者有感於心,點頭回應,與佛祖相視一笑……。梁雲心中大赫,旋即大悟,佛祖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梁雲微一點頭,原來佛祖拈花,是心在作用,而眾僧默然之際,迦葉尊者微笑,也是心在作用;微笑的心與拈花的心,豈非彼此平等,無二無別。因此當迦葉尊者微笑,佛祖就藉此印證,並傳法給迦葉尊者。原來不立文字的禪宗心法是由此而來。
梁雲緩緩站了起來,對著佛祖也是微微一笑,佛祖也是一笑,隨即又拿起手中拈得的花朵朝梁雲起身處輕輕一拂,喝道:“去。”剎那間,一股非人所能阻擋的大力朝梁雲襲來,梁雲避無可避,不過這股力道來勢雖猛,及得身上時卻是柔和異常。梁雲身不自主被這股大力帶至懸崖邊,直往懸崖下墜去,再也沒有知覺,頓時又陷入了無盡的昏睡之中。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