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好古卻只能留在京城當個編修,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顏成道聞言笑道:“好古原來是為這事煩惱麼?老夫卻有幾句話要送與好古。”
我忙道:“恩師請講。”
顏成道撫須笑道:“如今朝中都是蒙人的天下,皇上這次重開科舉,允許漢人入朝為官,已經惹來許多非議,這次中的頭三名又都是漢人,便是三甲之中,蒙人也是寥寥無幾,那些蒙藉大臣早已心懷不滿,皇上登基不久,根基未穩,不得不有所顧慮。此次下旨將考中之人全部外放,實有深意。”
我道:“原來如此,那為何我被留在京中?”
顏成道道:“皇上對你的文章十分讚賞,這次只留你一人在京中,自有他的道理,你切不可小看了編修的位子,只要列於朝班之上,便可一心為朝廷籌謀,皇上對你頗為看重,你一定要好好表現才是。”
我聽了心下已然明白,站起身對顏成道一揖到底,道:“多謝恩師提醒,好古告辭。”說完轉身而去。顏成道在身後拈鬚微笑。
幾日後,在朝堂之上,伯顏出列道:“皇上,如今密都路諸城縣,大都路武清縣都降了雹子,毀壞房屋無數,稻田也盡被損毀,死傷者眾,百姓攜家帶口,四處逃荒。”鐵穆耳聞言,眉頭一皺,還未答話。中書左丞胡義真出列道:“皇上,峽州路都撫使來報,各州縣皆漲了大水,掩毀良田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其狀極慘,請朝廷撥下錢糧,並著各州縣開倉濟民。”
戶部尚書上前道:“百姓受災,朝廷自當救濟,只是這幾年天災不斷,國庫早已空虛,何來銀兩救濟災民。”
駙馬聞言道:“皇上,那些災民不過是卑賤的漢人,只著各州府開倉賑濟,讓他們填飽肚子即可,不必發什麼錢糧下去。”
伯顏道:“駙馬此言差矣,漢人也是我朝的子民,自當一般對待,否則等饑民成了暴民,便悔之晚矣了。”
駙馬道:“這些漢人若敢造反,我領一支蒙古鐵騎去,定把他們全部剿滅。”
顏成道出列道:“以暴制暴,只會使百姓更加仇視朝廷,當務之急,應該是盡力安撫。”
戶部侍郎道:“顏大人畢竟是漢人,每遇此事便要朝廷安撫,殊不知這樣做只會增長這些賤民的氣焰,使他們更加有恃無恐,動輒以造反威脅朝廷,長此以往,皇上天威何在,朝廷威信何在?請皇上三思。”
我站在隊中,看他們爭論,想了想,出列道:“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皇上道:“張卿家有何本奏。”
我跪下道:“皇上,微臣有個法子,可解國庫空虛。”
鐵穆耳道:“愛卿請講。”
我道:“皇上何不發行救災國債。可先按面額印製一百兩,五十兩之數。分為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加以不同利息,以此類推。著百姓踴躍購買。期間可自由兌換,但不付利息。民間還可互相買賣。以國債換銀兩,以解燃眉之急。”
鐵穆耳聞言半晌不語。我又道:“發放錢糧,開倉濟民,都是權宜之計,長江,黃河流域屢犯水災,只有用國債換取大量銀兩,用於墊高江岸,加固堤壩,並著人實地斟查,學當年大禹治水之法,在水勢湍急之處,挖河開溝,修建水庫、閘門。使水患不能再犯。方是一勞永逸之法。”
鐵穆耳道:“只是這國債又該如何償還。”我笑道:“倘若天下黎民都能安居樂業,房屋田產不再被毀,國庫便可以收納百姓交的錢糧,又不需再經常費銀賑災。國家富強,疆土穩定,國債又有利息,民眾自然會爭相購買。何愁不能償還。”
鐵穆耳想了想道:“張卿家果然說的有理,這件事便交由戶部去辦。具體事宜由張卿家全權負責。”我忙道:“臣領旨。”抬頭看到九王爺那雙眼睛正死死盯著我。我忙轉頭避過去。散朝之後,伴著人流走到宮門外,見顏成道在那裡向我招手。我趕忙走過去,拱手道:“恩師有什麼吩咐?”
顏成道看著我笑道:“好古果然有才,這樣的辦法也想得出來。”
我笑道:“也不是什麼好法子,只是第一次發行,百姓必然疑慮,未必肯買,還請恩師幫學生想想辦法才是。”
顏成道想了想道:“此事只有先說服朝中百官購買,再攛掇京城富戶出資買下,等一年之後,取了利息。百姓便再無疑慮。”
我道:“恩師說得是,全憑恩師安排。學生明日便讓戶部趕製國債。”
顏成道道:“好,我們分頭行事,”向我點點頭走了。我忙彎腰一揖。看他走遠。自己也趕忙回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