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1/4 頁)
但是,隨著天津的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更講究衣物的美觀。於是,一些水平較高的裁縫,爭相設計出一些新潮的服飾。這種市場競爭下,使得天津當地人的服飾打扮的品味,已經開始領先與整個世界。
日本的一些貴族少年們,也紛紛覺得江戶城流行的一些服飾打扮,與上國的打扮想必,簡直是土掉渣了。
日本和大明的傳統服裝,同樣是漢服的範疇。
但是,漢服就和西裝一樣,是一個統稱,設計的細節不同。不同的歐洲國家,設計的西服,也有所差異。
漢服是中國文化向周邊地區傳播的結果,但是傳播到別國後風格也有所差異。
比如,日本、朝鮮等等國家的傳統服飾,皆是中國漢服的變種,但是由於朝鮮、日本的自身民族特性的差異。日本、朝鮮等國的傳統服飾,也有一些顯眼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由於漢服到了這些國家,與當地人的審美需求融合,設計細節上有所變化所導致。
漢服在歷史上,在清朝時期已經斷絕了傳承。清朝時期,僅允許唱戲、喪禮等等場合,穿戴漢人傳統服飾。因為長期的打壓,最終漢族衣冠斷絕。在清朝時,中國商人去了日本貿易,日本幕府官員故意穿戴大明傳統的服飾,吹奏中國風格的音樂,說道:“獻醜了,你們中國人應該對這些很熟悉吧?”結果清朝時期的商人,不由羞愧說道:“大清國內已經斷絕傳承了。”……
而此時的天津,並未改變中華傳統的衣冠,僅是將傳統衣冠在細節上不斷改進,設計出不同場合的漢服。
比如,後世影視劇中常見的漢服,很多的並不是日常的常服,而是禮服。所以,後世人看電視劇,覺得傳統漢服不適宜工作,不適宜日常生活,不適宜運動什麼的。這不扯淡麼?傳統的漢服中,不單單包括華麗的禮儀服飾,還有更多在工作服、軍服,甚至球員們踢球的專業服裝。
本質上,中國傳統的漢服,尤其是日常穿戴的常服,與後世人們穿的運動服、工作服,只有設計風格上的區別,並沒有功用上的區別。傳統的漢服,一樣適合工作、日常時期穿戴。而且,部分的漢服風格,哪怕的穿到21世紀,也不會被認為是古代人的衣服,而看起來卻像是比較時髦的新時裝。(未完待續。)
ps: ps:求訂閱
第二七四章 幕府使者(三)
日本人的強者崇拜心理,是從崇拜中國開始的。在航海時代之前,日本島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眾多未開化的部落林立。他們僅以為眼前的日本島嶼就是世界全貌,目光自是非常狹隘的。
數千年前,日本隔海相望的華夏文明,已經開始學會造船。一些早期的華夏移民,帶著先進的文明,出現到日本境內,受到了遠古時期日本眾多部落的膜拜。
華夏古人帶到日本的金屬器皿、鐵器、兵器、陶瓷器具,成為了這些部落象徵權柄的神器一般。
歷史可考,早在春秋戰爭時代,中國的軍人在日本進行過大規模的移民經營活動,後世考古出土的數千具中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兵器、鎧甲、箭矢,成建制的集中在某古代廢墟中,這也是較早的中國文明對日本的文明進展影響。
在遠古時期,日本島上的野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的非常狹隘的。其他的大陸文明,無論是中國、印度、埃及、羅馬哪怕是在原始部落時代,也都是知道整個世界無比廣闊,還存在著無數個文明和國家。
但是,日本由於地理的侷限性,東面是無盡的大海,西面就是龐然大物一般的亞洲大陸。龐大的中國,對日本的衝擊,數年前來令日本自詡是睜眼看天下的有識之士們,震驚無比。所以,越是瞭解外界的日本人,越是對於中國崇拜的無以復加。
哪怕是到了15世紀後。日本人開始接觸到了西方航海家,對於世界的認識比之以前稍微開闊一些。
但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前,西方文明相對於東方文明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所以日本儘管有一批學者開始學習荷蘭人帶去的“蘭學”,一小撮日本人,接受西方人洗禮成為了天主教徒。
但是,此時的西風還是壓不倒東風的。因為,在17世紀中國為首的儒家文明圈,才是發達國家,大明帝國龐大的人口和疆域規模。使得中華文明在這個時代擁有的生產力。是超過其他文明的總和。
此時,幕府的使者一行人,來到了天津後,面對著繁花似錦的城市。一個個顯得目瞪口呆。
——比他們想象中的上國景象。還要勝過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