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三十名婦女、五十名小孩,老人則沒有過來,畢竟老一輩的愛斯基摩人更希望在部落裡面生活,而且也沒精力再與外界交流了,而一些年輕的騎兵則還沒有結婚。
西部進駐了大量馬匹與人員之後,顯得熱鬧無比,為了保證西部進入正常的軌道,李成讓諾亞負責西部,班傑則是主要的操作人,畢竟老皮克與愛斯基摩人的交流沒有諾亞來的得心應手,所以老皮克除了例行巡查西部之外,主要還是東部工作,反正東部的家畜並不是很多,牛羊宰殺得差不多了,馬匹則還有一些,也都配給了響尾蛇騎兵,經過長時間食用黃金胡蘿蔔,這幾十匹野馬的素質都提高了不少,經過愛斯基摩人的**,能夠訓練成專業素養的牧場馬。
東部的工作實際並不繁雜,還是較為輕鬆的,老皮克能夠肩負起這個工作,不需要再僱傭什麼牛仔了,何況李成並白人牛仔朝秦慕楚的行為很是反感,與響尾蛇部落合作是他的牧場開創的全新模式。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也為許多牧場主提供了僱傭員工做了借鑑,到底是白人牛仔還是愛斯基摩人?
第五十三章 土特產
這些響尾蛇騎兵都是與馬打交道幾十年的老手,一代一代傳承了許多養馬的技藝,與大多數牛仔都強,李成從諾亞也明白了,這些騎兵因為客觀的原因,無法得到優良的馬匹,卻對自家的馬極其關懷,可謂是當做親人一樣對待,所以在飼養這一萬匹小馬駒的時候,也帶著極大的熱情,而且他們的家屬也會經常幫忙,使得西部的工作效率極高,小孩子們會去幫忙放馬,婦女們則會新增草料或者做飯,處理家務,讓男人們可以放心工作,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李成規定了愛斯基摩人在灰熊牧場工作時間必須說英語,讓他們的口語提高了不少,而孩子們除了放牧之外,一天內至少要自學幾個小時,而後由李成、諾亞教授知識,等他們完全交流無礙後,李成會考慮與他們的家長商量,帶他們去正規的學校接受教育,當然要等聯邦政府承認了愛斯基摩人的身份之後,取得了公民資格,而後才有資格享受國家的教育。
諾亞的辛苦準備不是沒有效果的,加拿大電視播出了有關愛斯基摩人首領的採訪,說到了有關許多國家公園的愛斯基摩人的事情,插播了愛斯基摩人小孩現狀的畫面,使得許多加拿大人對愛斯基摩人產生了同情之感,受到了許多愛心人士的反饋,給予了聯邦政府極大的壓力。
省、市、鎮三級議會選舉在即,民眾的情緒有關選票的多少,所以很多政府官員都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立場,為在民眾面前取得良好的形象打下了基礎。
遊行的申請,沈念祖得到了最終答覆,同意愛斯基摩人在卡爾加里的市區遊行,李成與諾亞商量了下,打算帶著響尾蛇騎兵參與遊行,為了突出效果,50名騎兵都穿上了本民族特色的服飾,再加上標語。
最終遊行取得了成功,不久之後,聯邦政府就發出了通知,宣告愛斯基摩人在國家公園享有的權利,而他們也被官方認可為國家公民,享有同樣的權利!
這就說明,愛斯基摩人擁有合法的身份,可以享受加拿大的公共資源,包括醫療、教育等方面。
李成而後首先為30名處在灰熊牧場的小孩找到了一家鎮上的公立學校去上課,每天有校車接送,看看這些小孩在學校的適應能力怎麼樣,再考慮把部落的小孩也接去讀書。
而部落首領的諾亞也得到了許多愛心人士的匯款,李成把這一筆錢存到了一個公共賬戶,以此來維持部落小孩的教育用度。
響尾蛇部落的生活開始改善了,但是也沒因此喪失原有的生活方式,依然以打獵為生,只是穿著上有了改變,不再是隨意裹著獸皮了,愛心人士也捐助了不少的衣物和食物。
李成等人的努力沒有白費,這隻一千人的部落,終於不同再風餐露宿了,每個人都得到了官方的認可,不論去哪工作都會得到應有的待遇。
灰熊牧場也因為愛斯基摩人的加入,變得生機勃勃,身為牧場主的李成極其欣慰,半個月過去了。
早上李成依然早早地起**,騎著赤兔馬在這一萬三千英畝,屬於自己的地盤內巡視著,路過公路,發現一輛黃色噴漆的班車經過,他還以為是前往部落的志願者呢。
這段時間有一些志願者專門從加拿大各省趕過來,都是一些大學生,或者愛心人士,前往部落裡面支教或者遊覽,使得部落裡面有了額外的收入,而且經過李成的啟蒙教育,部落大部分的人都能使用英語,交流是不成問題的。
與這些愛心人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