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程式。
許仙心中靈光一閃,覺得自己好像把握到了什麼,站起來在原地轉了兩圈,對,就是程式。就好像自己空有一身力量卻沒有使用的辦法,這個功德牌中的功德同樣是一種力量,只是沒找到使用的辦法而已。
禪房中,方丈湊到金缽前瞧了幾眼,對法海讚道:“法師真是好手段,若能將這大詞人留在我們靈隱寺出家,那真不知如何轟動江浙,到時候香客……”
法海不悅道:“元空長老,我們都是出家人,名利之心怎能如此之重,佛法難道不比香客重要嗎?”
方丈卻笑了,那笑容中少了幾分市儈,多了幾分持重,雙手合什問道:“大師,佛法何用?”這個深明經義的高僧突然問出這麼一句,法海都是一愣。
但立刻回答道:“證菩提,渡蒼生。”
方丈笑道:“法師的佛法是證菩提,老衲的佛法是要渡蒼生。”
法海大大皺眉,“好大的口氣!”
方丈卻道:“老衲接任這靈隱寺的方丈時,這裡不過才一二十人,前朝兵亂,破敗的不成樣子。這數十年來建樓造閣才有如今的氣象。”
法海奇怪這和尚怎麼突然表起功來了。
方丈繼續道:“雖然沒有法師一身無匹的法力,但老衲也常想,該要如何渡人,直到接任了這靈隱寺的方丈,我才明白,渡盡蒼生,並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所以我佛才要化身億萬。這億萬指的就是你我,也是眾多普通的僧眾,有僧眾就要有寺廟,而寺廟的佛堂愈華,佛像愈大,信者愈眾。只有這樣才能傳播我佛的佛法!”
“並非我佛愛金身,是世人愛金身。並非和尚愛錢財,是世人愛錢財。”
法海合十道:“佛法光明正大,怎能屈就於愚人?”
方丈笑道:“法師渡的許仙是個有慧根的人,或許有一天還可成佛。但芸芸眾生,又有幾個許仙呢?沒有慧根者,難道就不管了嗎?我輩只有彎下腰來引之導之,就算不能使其覺悟,也能使其向善。”
法海沉吟一番,躬身行禮道:“元空大師之志,愚僧不及也。”他一直走的是“山中無歲月”的清修路線,渡人也是可渡則渡,不可渡則不渡。見了元空長老這尋常和尚,心中就有些自矜之意,又見他貪財之色,更是心中鄙夷。而今方知自己為“小乘”,對方才是“大乘”。終於明白為何元空見了自己的手段而不驚,原來對方也有足以自傲的道。
佛教成於外邦,發展卻在中土。其中最寥落的時候,門下弟子更是倍受打擊。而其中一個最大的轉折點就是大乘佛法的產生,比起之前講究自我覺悟的所謂“小乘”,普度眾生的大乘佛法無疑更適合傳教,所以發展極為迅速。
而在其中起到作用的就是無數元空長老這樣的僧侶,佛法固然是至善至美,但教派的發展卻需要人才財力,無論元空長老是真的愛財,還是假的愛財,這一點都不會改變。
方丈趕緊回禮道:“只是若無法師這樣通天的手段降妖除魔,護持我佛法,就是再多老衲這樣的人也是徒然。此次若能收這位許居士為徒,對我靈隱寺之發揚,對我佛法之光大,當真是有莫大的好處。”
法海皺眉道:“但願如此吧!”
金缽中只見許仙喜形於色,似乎找到了什麼行之有效的法門。
許仙卻是理解了功德牌的用法,裡面的功德之力固然是有的,但卻不可能回應太過複雜的要求,就像一個電腦程式,還需要輸入正確的指令才能得到執行,如果是電腦根本辨識不了的指令,就是說再多次也是徒然。
而許仙想要達成的那個願望“背會這些書”,其中包含的資訊太過複雜了。背書本身是一件主動的事。那只有智慧生命才能理解的事,就是用電腦也得人來點複製貼上不是。而這個世界顯然沒有器靈那麼神奇的東西。
許仙試著換了一個方式,拿著一本經書,默默許願道:“把這本書浮起來。”果然見功德牌上散發出一道清光,然後手中那本經書就那麼浮在空中,顯然這是能夠為功德牌所理解的願望。許仙心道“停”,那本《阿含經》就摔了下來。
對,就是這樣,簡單明確的願望就能被達成。再看功德牌上,果然少了一點功德,這估計是最低扣限。
許仙心中大為歡喜,再一次默默許願,要自己慧心明澈。又是一道青光浮現,流入許仙身體。許仙平白覺得腦門一股涼氣,周圍的一切從未有的明銳起來,大眼瞧了一眼書架,僅僅一眼,竟然立刻在腦海中得出一個數字,四百五十八。正是經書的數目。
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