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第4/4 頁)
改口了。”他所能提醒的事也就僅此而已,能否引起朝廷的重視,那就不是他所能決定的了。“
“你!”皇后娘娘氣堵,許仙那“你愛信不信”的無謂態度,讓她惱恨非常,恨不得現在就命人把她拉下去砍了。
小皇帝則不然,他已習慣了文武百官在朝會上對他母后那謹慎畏懼的態度,許仙就樣子顯得格外卓然,令人佩服。
王文瑞打圓場道:“陛下,胡人的時節和東瀛的使節都在外面,不妨宣他們進殿,聽聽他們說些什麼,若是其中真的有什麼陰謀,還需要小心防範。”
胡人使節就先被宣上殿來,依舊是要求跟大夏和親,娶紅袖郡主。這胡人使節精通漢話,極力美言替他們的雅木茶可汗美言,說他如何如何的有誠意。
潘王道:“若是真有誠意,雁門關外,大軍壓境,又是何意,難道打算以武力逼迫我們同意嗎?”
“大人有所不知,塞外苦寒,不比中原富足,一到冬季,草場枯萎,百姓皆無衣食,侵犯貴國邊境,實屬無奈的求生之舉,即便是我們可汗也沒辦法阻止。人心思安,誰人願意讓自家兒郎上陣拼殺。大夏天朝上國,地大物博,若能和親互市,賜下過冬之物,我們大汗也願獻上牛羊馬匹,化干戈為玉帛,永保長城內外,不起刀兵。”
這番話說的冠冕堂皇,貌似很有道理,讓人不由得幻想那樣和諧和平的景象。
梁相國道:“臣以為有理,兵部每年花費深巨,而戍邊將士,更是苦不堪言。現在只要取其中十分之一,賜給胡人,不讓他們凍餓而死,就能免去刀兵,何樂而不為呢?”
許仙終於明白這些胡人的目的,並不止於為了和親,更是為了騙取財物。大部分時候直接給錢確實比戰爭動員的花費要小的多。
原本的歷史上,宋朝每年給北方少數民族所謂的“歲幣”,也叫做“歲賜”,並不是宋真的沒有一點抵抗之力,否則無論金還是遼,都可直接將宋滅國,也不用要這些錢,其中就有這樣的考慮。
但在許仙看來,這種行徑難逃“資敵”二字,那些俯首稱臣的蠻夷,在國力衰弱時安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