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略微帶著點蓮子的苦味,是家釀的吧?市面上都見不到。”百里教授看著在杯中略帶黃|色的酒液裡載沉載浮的幾顆蓮子,臉上也帶上了莫名的唏噓:“我還是文革的時候在洪湖這邊喝過這種東西,一晃都好多年了。”
“教授以前在洪湖呆過?”楊偉心中的八卦之火頓時燃燒了起來。
“以前文革的時候在洪湖這邊,不過是在小港農場,離共大還有二十多里地呢!”。喝了口酒,百里教授又說道:“唉!等到前兩年我再去那邊時,儘管自己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可還是覺得變化大得讓人一下子反應不過來。至於以前的那些朋友,一個個也都不知道音訊了。”
小港農場那邊楊偉倒是去過幾回和共大不同,那邊現在要強得多,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養殖基地。雖和他們鎮只隔著一條東荊河,卻是直接屬荊州地區管理的。
見楊偉張口想說些什麼,教授抬起手來,端著杯子道:“不說這個了!今天我過來,主要還是對先前的規劃有些看法,另外也希望你在把年過了之後能儘早地做些措施。”
“哦?怎麼了?”終於說道正事上了,楊偉也立即就打起了精神。坐正身子看著百里教授,問道:“您說說看是那些方面出了問題?我把年一過就去弄。”
至於現在,就算想幹那也是找不到人的。馬上就過年了,誰還有心思去給你幫忙做這個?
“慚愧啊!一大幫老師學生在這呆了好幾天,就弄出這麼個東西來,說出去都讓人笑話。”百里教授不說問題在哪,倒是先做了檢討。
看著教授一年的愧色,楊偉現在是急得一頭的汗:“教授,您就照實說,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別光是在這裡嚇我。”
嘆了口氣,百里教授至於把他的看法說了出來。原本給楊偉設計的是這麼一條路:地裡種果樹,樹下餵雞,雞糞肥樹。池塘餵魚,塘邊養鴨,鴨吃小魚,魚吃鴨糞。這麼算下來的話,就有養豬的飼料要買,養魚的草要種。
但是現在,透過百里教授這些天的不停研究資料,並討教其他農業學校的老師,提出了這麼一個想法:果樹下養雞,種紅薯南瓜之類的作物餵豬,豬糞發酵產出沼氣,沼氣渣用來喂蚯蚓以及肥田。至於池塘的話,就可以養些比如黃鱔螃蟹之類高經濟價值的水產品。而蚯蚓作為優良的蛋白質飼料和食品,可以用來餵養農場內一切能活動的生物。像這樣下來的話,就可以真真的做到迴圈養殖,生產成本以及勞動力的支出都會大大減少。
“所以,你開年之後最緊要的便是做網箱。同時,這些果樹的株距也要適當的加大一點,到時候了好種些餵雞養豬的青飼料。”教授一口氣說完,看著楊偉笑道:“好了,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來,喝酒!”
“喝!”楊偉認真聽完,心裡也有了個數。像這樣改一下的話,其實並不是很麻煩,相反的等到時候真正做起來,反倒比現在這樣要輕鬆舒服的多。同時,成本減少了,經濟效益也會大大增加。想到這,心裡就不由得對百里教授生出感激與敬佩。舉起手中的酒杯道:“謝謝教授了,我敬你一杯。”
千萬感激,盡在一飲而盡中。
第二十章過年
轉眼間一年已然到了盡頭,大年三十了。
每年臨近歲末,都免不了會下上一場雨。好像是受到了驚嚇一般,從早上七八點鐘開始,密密綿綿的細雨便在農家人的鞭炮聲中隨風落了下來。連晴了上十天的好天氣一去不復返,前幾天幹得揚的起灰塵的農場土地也在這細雨中漸漸溼透,起了泥濘。楊偉拿了條板凳坐在堂屋裡,看著外面的雨霧發呆。昨晚他媽媽王金枝過來了,好說歹說告訴他今天一定要過去吃團圓飯。
在農村裡,過年一起吃團圓飯,這是千百年來留下來的傳統。在三十這天,家家戶戶的婆娘從一大清早起來就開始不停地忙活,殺雞㓨魚,洗藕做丸子,力求做到豐盛之極。男人呢,收拾屋裡積了一年的灰塵和蜘蛛網,清理畫桌上面神龕裡的香壇,當然,門口的對聯那是肯定要貼一副的。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最開心的當然還是小孩子了,手裡拿著可以連發BB彈的塑膠氣槍,荷包裡裝滿了那種用力在地上一摔就可以爆炸的鞭炮,呼著喊著滿灣子地亂轉。
洪湖這邊的團圓飯與其他地方有些不太相同,兄弟之間只要分家了,那是每家都要做飯的。有的家裡弟兄多的,那飯就從早上便開始排起,吃完這家吃那家,一天下來反倒是飯沒吃一口,光喝酒吃菜了。吃飯之前也有講究,在畫桌前點上七柱香,燒過黃表之後家裡男丁便過來作揖磕頭,請求祖宗保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