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軍的五成左右。〃海空軍情況;截止今年六月,我國共有飛機六百零三架,其中能夠用於作戰的只有三百零五架,並且大多是上次歐戰時英美各國淘汰的老式飛機。海軍共有艦艇六十六艘,以江海岸炮艇為主,總噸位五萬九千餘噸。〃日本方面;步兵常備師團十七個,兵員三十八萬人,如果戰爭爆發;一個月內可以三倍動員。也就是說可組織裝備一百一十餘萬人。日軍每師團下轄四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一個山炮聯隊,一個重炮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輜重兵聯隊,兵員二萬二千人,馬五千八百匹,步騎槍九千五百支,輕重機槍六百五十挺,各式大炮一百零八門,戰車二十四輛,運輸車輛五百到一千輛不等。戰時每師團還要增補戰車、高炮、探照燈、通訊器材、航空支援和紅十字隊等,戰鬥兵員可增至三萬左右。〃日方海空軍戰力就更非我軍能比;日空軍共編有九十一個航空中隊,作戰飛機二千七百架,為我軍九倍。海軍艦艇二百餘艘,總噸位一百九十萬噸,並且擁有六艘航空母艦,是世界第三大海上強國。更重要的是,日本國力強大,鋼產量為我國一百五十倍,每年能造飛機一千五百八十架,大口徑火炮七百餘門,汽車坦克一萬餘輛,艦船五十多萬噸。而我國重工業落後,上述裝備完全依賴進口……〃(以上數字見《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系年要目統計薈萃1931──1945》,海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版)〃我看何部長未免太悲觀了!”馮玉祥越聽越冒火,他覺得何應欽整個就是一個投降派,〃我也來同你算筆賬。你說說,日本有多少人口?”
〃九千一百萬。〃〃中國呢?”〃四萬萬六千七百萬。〃〃中國國土?”〃一千一百四十二萬平方公里。〃(注:這是當時中國國土而積)
〃日本面積?” 〃約三十七萬平方公里。〃
〃這就對了!〃馮玉祥拍案而起,叫道:〃論人,我為敵五倍,論地我為敵三十倍。加上我堂堂中華民族,正義之師,保家衛國,人人奮勇殺敵,個個抗日爭先哪有不戰而屈,甘心做亡國奴的道理?就算你要和日本人未必願和中國老百姓未必願意受辱。誰要是打算讓出華北,他就得問一問,我答不答應,全國老百性答應不答應?!〃馮玉祥的話顯然給主和派增添了強大的壓力。
〃七·七事變〃之後全國民眾抗日情緒高漲,勢如大潮不可阻擋,如果政府一味遷就割土讓地,就勢必拂逆民心威信掃地。〃順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這句古訓所蘊涵的警戒意味足以令每個執政者不敢挫以輕心。〃煥章兄請坐下來,有話好好講,不要發火嘛。〃蔣介石沒有表情地做個手勢,用眼晴示意軍政部長講吓去。
〃……眾所周知,現代戰爭都以鋼鐵和國力取勝,應欽決非主張議降,而是隻要還有一線希望,就決不要與日本開戰。〃何應欽轉向蔣介石尋求支援。
〃依你之見,中日開戰,我國能支援多久?”蔣介石問。 〃多則半月,少則上天,中國一定亡國。〃何應欽回答。
〃哦嗬嗬,嗬嗬,你們聽聽,你們聽聽……〃馮玉祥牙疼似的冷笑道。
〃此言並非應欽發明,乃故總理孫先生之名言。孫先生曾經有云:''中國若與日本絕交,日本在十日以內便可以亡中國。''〃何應欽站直身體毫不示弱大聲說道。
蔣介石臉色很難看。孫總理的話他曾在一篇關於〃九·一八〃東北問題的演說詞中引用過,但那不過是他用以搪塞國內輿論的擋箭牌。孫中山的話是在十幾年前說的,現在何應飲加以引用則使他難堪,今天的中國國力軍力都遠非孫中山時代可比,中日之戰前景固然不妙,但是他心裡有數決不至於十天半月亡國。〃委座鈞鑒,應欽個人決非貪生怕死之輩,身為軍人,就當馬革裹屍,精忠報國。但是應欽所慮,乃是黨國之前途,民族存亡之大計。此戰一開,我軍縱戰至一兵一卒,但是天上沒有飛機,地上沒有坦克,江河湖海到處都是日本人的軍艦,這樣的仗有希望取勝麼?……如果不能取勝,百姓慘遭屠戮,江山毀於一旦,即使我輩捐軀沙場,我們能夠逃脫亡黨亡國的歷史罪責麼?!……〃軍政部長聲音越來越高,動情之處,不由得聲淚俱下。一股陰冷的悲觀情緒好像蟲子一樣爬上人們心頭全場情緒黯然。蔣介石心中十分惱火,又不好發作。娘希匹!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他該怎麼辦呢?會議久久冷場。要不是副秘書長陳布雷在一旁悄悄提醒應該散會休息,這會還不知開到何時了結。〃畏壘哪,白天你和嶽軍搞的什麼名堂?〃蔣介石和宋美齡坐在〃美廬〃半圓形露天陽臺上,同夜訪的不速之客陳布雷、張群打招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