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抖擻地站在她面前。比那幾個縮頸躬背的顧客,足足高出一個頭。冬梅站在店鋪的臺階上,正好與他笑臉對對媚眼。他的略長的頭,上面略寬,下面稍窄,像個倒梯形;粗黑的眉毛,好像書法家濃墨重彩倒寫的兩捺,勻稱地橫臥在炯炯有神的雙目之上;高高的鼻樑,剛勁的顴骨,古銅色的面頰;陳舊的藍布對襟襖,上面繫著條黑色腰圍巾,腰圍巾上的灰土還未抖盡:他,簡直是名畫家信筆勾勒的行走四方的飽經風霜的手藝人的素描。不過,他那隱隱波動的眉毛,頻頻轉動的清亮有神的眼珠,似乎又傳遞著這樣一種資訊:在他粗獷的外表下,厚積著某種深深的文化底蘊,有幾分學者的神韻。冬梅仔細看過之後,心想,哪裡鑽出個這麼古怪的人,怎麼竟認識我?不由得噗哧一笑,說:
“師傅,我這裡只賣豆腐,不賣豆漿。對不起!”
“姑娘,你不是在學校裡賣過豆漿麼?怎麼就不賣給我?”手藝人驚詫地問。
她這才知道,她到學校裡送豆漿,老師呼她冬梅,被她瞧見了。本來嘛,手藝人串街走巷,瞧見她送豆漿也不足為奇。只是他還能記住她的名字,可見他處處留心,十分精明,決非等閒之輩。於是,她嫣然一笑,解釋說:
“師傅,對不起。我們店裡豆漿不零賣。給學校裡的老師送豆漿,那是他們常年定購的。”
“好!那我就從今天起,每天早晨定購一份,定期三年、五年都可以。先交錢,後提貨。姑娘,你看怎麼樣?”手藝人一邊從兜裡掏錢,一邊帶著挑釁的口吻說。
第一章(。dushuhun。) ; ;晨興憶夢(上) 10鞋匠巧運蓮花舌,冬梅續學天地寬(二)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0…3…5 10:09:29 本章(。dushuhun。)字數:3134
於是,她便衝著他帶有幾分譏諷、而又語氣柔和地說:
“好師傅,你風裡、雨裡,城裡、鄉里,修鞋、擦鞋,四處遊走。我到哪裡才能找到你,把豆漿送到你手裡?”
擦皮鞋的師傅詭秘地笑了笑,擺擺手說:
“我的職業遊走人不走,小店永遠固定在下邊。我定的豆漿不麻煩你送,每天這個時候,我會準時來取。”
話已說到山窮水盡處,冬梅只好踅進後屋,給他舀了碗豆漿。他轉身邊啃饅頭,邊喝豆漿,向修鞋店方向走。冬梅目送著他,更覺得他不是農民,不是學生,也不是什麼手藝人,而是一個不可捉摸的奇人、怪人。
擦皮鞋的天天來取豆漿,冬梅天天與他說笑話。日子長了,他與她們家的人,也就混熟了。大家知道他叫豐滿樓,他不只行動詭怪,連名字也怪怪的。他說他是河南人,蔣介石掘開花園口大堤時,雷霆萬鈞的洪水,直衝進他們的家。時值半夜,他一家人還在睡夢中,就給洪魔吞噬了。只有他在外鄉做手藝,才留下條小命,逃荒到這裡擦皮鞋。出入縣政府的人,穿皮鞋的多,才在這縣衙門口住下來。他到尤家來,又有禮貌又勤快。尊呼尤爸尤媽為伯父母,來時給他們挑水又劈柴。尤家人非常喜歡他,尤家姐弟也尊稱他為大哥。尤爸說他早晚做工頂個勞動力,以後每日三餐就在他家吃,後來乾脆要他住在他們家裡。他說,尤爸家裡女娃多,房間少,長期住下不方便,他還是住在河堤旁的小木屋裡好。他的木屋內陳設極為簡單,杉木尾梢釘床架,床下擱置小箱、小桌、竹靠椅,一盞油燈掛床前。平時他固定在這裡營業,間或,為攬生意,也遊走他鄉。他善於言談,喜好笑謔,又樂於助人,沒有多久,就與左右鄰舍親如一家人。
他同尤家的關係,更是非同尋常。他雖只尊稱尤家二老為伯父母,實際上待他們如親父母;尤伯尤媽叫他豐賢侄,疼他如疼自己的親兒子。尤家的幾個姐弟都把他當作親哥哥。
這樣過了兩年,眼看冬梅初中快要畢業了,她的考試成績仍舊全校第一,她仍舊迫切要求升學,可冬梅知道爸爸也仍舊唱著老調子,她沒有膽子,也沒有臉再去求爸爸。她自嘆命苦,暗地垂淚,一進家門就回房躺下。痴痴呆呆望著小蝸帳,面對這看不透的茫茫夜的濃黑,深味著人世間無助的淒涼。她搜盡枯腸,從黃昏到天亮,找不到說服父親的方法。尤爸見狀,深知隱情,可他不願捅這個馬蜂窩,只好讓她流淚讓她睡。冬梅目痴呆,人消瘦,尤爸強忍著刀割心頭肉一般的劇痛,假裝不知道。他只祈求菩薩保佑不出事,錯過了升學考試就平安了。這一切,豐滿樓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決心去勸勸尤伯。一次,他在自己的窩棚裡釘鞋,看見冬梅蔫著頭,拖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