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簡單地說,戰國末期的李冰走馬上任西蜀郡守時,前兩任蜀守治水已經一敗塗地了。李冰反覆實地考察岷江的地勢特點後,大膽地摒棄當時普遍採取的“堵”水法,而換之以“壅水法”治水。這就是在岷江快入成都平原的上游轉彎處,築好幾百米長的“魚嘴半月形分水堤”利用“彎道環流和分水”的原理,將岷江之水一分為二。外江依舊流入它的長江,內江則流入成都平原。但是,這內江之水如果無節制地連沙帶石傾入這塊寶地,豈不是引來淹沒和淤填之害嗎?李冰率領的治水大軍很有辦法,他們在下游的玉壘山,劈開一個山嘴,形成一條比較窄小的甬道。這甬道狀似瓶口(後人稱之為“寶瓶口”),很能有節制地控制平衡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如果僅此而已,還有許多問題不能解決。李冰又率眾在“寶瓶口”偏上游一點,修築了一道不高不矮的“飛沙堰”。當內江之水流至“寶瓶口”時,如果太多、太猛,譬如山洪暴發,江水猛漲,它就回旋過來,連同沙石淤泥漫入外江,而適量的江水總是順著“寶瓶口”瀉入貫穿成都平原的郫江、檢江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若干渠道,滿足灌溉行舟之用。看看,在22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修建出這樣精妙絕倫的宏大水利工程,怎能不使即使國籍膚色、黨派學術不同的今人,也擊節叫絕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都江堰的意義(2)
夜闌人靜,興奮不已。我乾脆披衣起床,挑燈讀史,從翰墨之中稽查這千年古堰的豐功偉績。
據《蜀鑑》記載,秦國造都江堰後,成都平原物華天寶。秦國“操縱予奪,無不如意,於是滅六國而統一天下”。原來,這“秦王掃六合,虎視何壯哉”,就有都江堰的功勞。
又據《華陽國志》載:楚漢相爭,逐鹿中原時,漢高租劉邦以巴蜀漢中為根據地,“出三秦餞楚,蕭何發蜀米萬船而給軍糧”。至楚漢決戰時,“諸侯之兵四起而至,蜀漢之粟萬船而下”。成都平原的“粟米”又立了大功。
都江堰的水,不僅在幾個重要歷史關頭為民族統一、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為賑濟其他地方的災民也解了燃眉之急。《漢書·食貨志》載:“漢興,接秦之敝。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飢。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命民賣子,就食蜀漢。”漢武帝時,山東河水氾濫成災。武帝又令:“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難怪蜀相諸葛亮北伐中原時,還留下話來:“此堰之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護之。”(見《三國志》)
一部水利發展史,就是一個民族的奮鬥史和成長史。新中國成立後,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使都江堰面貌更新。1970年冬,都江堰市政府用上萬噸混凝土加固了離堆和寶瓶口。同年,簡陽人民打通龍泉山,使十年九旱的川中地區普得岷水,結束了缺水歷史。目前,都江堰的灌溉面積已達一千萬畝,流域面積達27個縣(市)。
夾峙都江堰的秀山離堆之上,又是極為壯觀的殿堂廟宇、寺觀林園所在。著名的“二王廟”、“伏龍觀”就建在這裡,主要擔負著紀念李冰父子的任務。據當地群眾介紹,他們的塑像前,長年累月香客、供品不斷。我儘管到過許多名山古剎和萬里長城,但憑弔先賢的心情,敬仰偉人的幽思,都不及此時此地強烈。我從廟裡的官碑題壁中得知,自都江堰問世以來,紀念李冰父子的活動,就一年一度或二度舉行,代代相傳。
唐代“春秋設鬥牛戲”以祭祀。宋代“每歲用羊萬餘頭”以祭祀。元明時代,祭祀規格更高,除“錦羊豕酒”外,中央還派欽差大臣參加。主祭官必須著公服,行三跪六叩禮,宣帛讀祝,獻爵送神,熱鬧非凡。民國時期,民國政府還正式頒佈了祭祀式、紀念謁、民工歌,又把規格提高一等。
解放後,歲初開水祭祀典禮得以延續。1950年清明節,時任川西北臨時軍政委員會副主任的李井泉主持了儀式。英國《泰晤士報》做了報道。因種種原因,這種持續多年的活動至1957年止。
從1990年起,根據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同志的建議,這一祭祀活動又連年舉行。在去年的放水節上,竟有日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德國、法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來賓、記者參加。加拿大朋友科斯汀·斯托克斯女士著文說:“中國人把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保持這麼好,很令人佩服!都江堰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
不知是哪位哲人說過:歷史是過濾器,應當流走的流走了;應當留下的留下了;應當緬懷追思的,那便是閃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