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3/4 頁)
覺醒的原因。
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
高昌王篤信佛教,對於中土而來的玄奘法師,更是極為信奉。
權利、金錢、美色,若是玄奘法師有所求,無有不應。即使是要他的王后,他也願意洗乾淨了奉上。
當然玄奘法師不至於如此沒品。
但即便是玄奘法師沒有主動要求,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有奢靡的日常,依舊令玄奘法師漸漸的起了懈怠之心,起了不想再西行受苦,而就此沉溺於此之心。
當時的玄奘法師剛剛逃過追殺,並且飽經了最初的苦難與艱難,這求取真經的過程,比他原本想象的要困難的多。
心神不穩下,為貪慾之魔所乘,主宰了心靈。
直到一日,見有一豬,不願與尋常豬為伍,為求自由,撞牆而死。
這才幡然大悟,然後斬出了貪魔豬八戒。
借孫悟空之能,輕易的壓制了豬八戒,繼續西行。
瞭解了豬八戒真實形成的原委,楚河開始想辦法,在原本已經被他破壞的一塌糊塗的西遊劇情上,將西遊的故事續接上去。
籌謀了有大約小半個月的時間,楚河終於拿出了最終底稿,然後召集諸人,依舊是在佛塔匯合。
心念一開,西遊世界籠罩住了玄奘法師、孫悟空還有蘇克魯。
西遊世界之中,猴王二次大鬧地府後,地府破裂,億萬怨煞冤魂逃往人間,給人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而猴王卻在五行山上,重新化作了一尊石猴,望著東方,等待著有人將他喚醒。
五百年後,東土大唐,有法師玄奘,受觀世音指引,欲往西天,取得三藏真經,渡盡蒼生,重還人間太平盛世。
第七百四十章再講故事(下)
唐僧一路西行,於五行山上喚醒了沉睡的猴王。
有了猴王的保護,唐僧也無疑安全了許多。
路上也遇到了一些艱難險阻,卻都被師徒一一化解。
這路上的妖魔,便是修行路上的魔障。
雖然有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這其實更像是一種超脫之後的境界,是一種已經從有過度到無後的覺悟。
對於世間修行者而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才是修行至理。
降妖除魔,除的是心中的妖魔。
方過了一關,又往前走,師徒二人便在荒野之中,看到了一處妝點的金碧輝煌的客站。
熾熱的陽光下,唯一的一棟五層石樓修建在兩座山巒之間。
四周寸草不生,石樓的石柱、門扉、窗沿上卻都貼著金箔,陽光下幾乎閃花了人眼。
石樓前招搖的掛著長帆,長風吹過,帆上的風孔,呼啦啦的作響。
師徒二人還未行至門口,那幾乎是用黃金裹著的大門,便轟然一下開啟了。
兩排衣著清涼,妝容妖豔,充滿了異域風情的少女,躬身歡迎,熱切的將師徒二人搶著迎進門去。
外面看這石樓,已經夠奢侈了。
但是走進裡面瞧,才能看清,裡面才是真的奢華。
門內是一條玉石的走廊,左右兩側則是酒池。
酒池中身穿白色薄紗的女子,正在戲水嬉戲。
池底侵泡的,則是一粒粒圓潤剔透的明珠。
彩色的薄紗,懸掛在大廳的每一處,將原本寬大的大廳,分割成一個個看似各自隔離,卻又相互隱約可以瞧見的小空間。
紫色的薄紗後面,渾身刷著金粉的赤身少女,正貼在一個尋常農夫打扮的人身上嬌柔喘息。
青色的薄紗之後,僅以玉石貼身的少女,正抬高了美腿,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賣弄著舞姿。一個看似山賊的男子,用貪婪的目光盯著少女。
一邊搶下對方身上僅有的遮掩之物揣入懷中,一邊將少女的長腿架高,用一種尋常女子根本做不到的姿勢,瘋狂的鼓掌。
唐僧自從入了這個大廳之後,便緊閉雙眼,口中誦唸著經文,好像不受影響。但其實這樣的做派,正是受了影響。
反而是猴王的舉止,更像是真正的有道高僧。
他雖然用好奇的目光看著這裡的一切,卻也僅僅只是如此,沒有排斥,也沒有嚮往,沒有那麼多的複雜。
“悟空!此處如此古怪,莫非是又是妖魔之地?”唐僧僅僅抓住猴王的肩膀,然後小聲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