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第4/4 頁)
二誰算計誰(下)
楚河看似只是項梁麾下的一個謀士,並無實權。
但是以楚河的手段,三個月,足夠讓他對整個定陶城,甚至是定陶城外圍,方圓百里的動向,幾乎可以說了如指掌。
孟嘗君讓戰國時代的人,知道了那些不受重視的雞鳴狗盜之輩的能耐。
但是諸侯們對於流民,對於乞丐,對於飯寮、酒肆、妓寨等收集情報的能力,卻依舊未曾重視到。
楚河正是略用手段,將這些特殊人員和機構,整合了一下,便輕易的得到了一張覆蓋全城,甚至向外擴散的情報網。當然,這其中,老陳以及他手下的一干戰士,也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作為副本老手,且為元神修士,任務艱難,楚河還是很值得信任的。所以老陳也交割了一部分隊伍的指揮權給楚河。
劉邦一動,他這裡便收到了訊息。
“借樹強敵,而強自我。劉邦我果然不能小瞧了你!”透過情報分析,逆向推演,楚河很容易就得出結論。
這並非難事。
很多小說裡都有這樣的橋段。
主角遇到了強大的敵人,於是被追殺,甚至被敵人下了所謂的通緝,彷彿一瞬間全天下都是敵人,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偏偏在這個時候,卻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不顧自身也要幫助主角強大的師長前輩。
這種劇情,看多了似乎覺得狗血且無腦。
為什麼那麼多人,就要無端的為主角犧牲?
但是換個角度來想。
強者能立於峰,必然樹敵無數。
這些敵人通常隱匿起來,不敢正面相抗。
此時若有人被這共同敵人如此重視,恨不能除之而後快,那人們本能的就會覺得,這個人無比的重要,是剷除那個仇敵的關鍵。
有時候所謂的愛和正義所做不到的無謂犧牲,仇恨卻可以。
“太祖說過,從戰略上重視敵人,從戰術上藐視敵人。劉邦想要挑釁,那就堅決不能讓項羽上當。只要置之不理,任由他鬧得再大,一個人的獨角戲,那也唱不起來。”
“只是以項羽的脾氣,定然不聽我的勸告。看來是時候再教虞姬一些新東西了。”楚河皺了皺眉。
他要教給虞姬的新東西,那可不再是什麼特別挑選出來的百家典籍,又或者瑜伽姿勢。
而是真正的女子斬龍之術。
一旦修習,幾乎難有男子可輕易逃脫。
此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