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玉環,這,這仙人都稱讚咱們的《霓裳羽衣曲》呢。”李隆基激動地說道。
楊貴妃也很激動,說道:“三郎,你當初創作《霓裳羽衣曲》的時候,不就是受到了仙人指點嗎?”
李隆基曾經夢見遊月宮時,聽到天上有仙樂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女的歌聲玄妙優美,跳舞的仙女舞姿翩翩。他醒來後,對夢中的情景還記憶猶新,便想把夢中的樂曲記錄下來,讓樂工演奏,讓歌女們舞蹈。他日夜在想,想多少就記錄多少下來,就連白天上朝的時候,他懷裡還揣著一支玉笛,一邊聽大臣讀奏本,一邊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尋找曲調,可還是譜不全這首曲子。
有一次,他來到三鄉譯,他向著遠遠的女兒山眺望,山巒起伏,煙雲繚繞,頓時產生了許多美麗的幻想。他把在夢中聽到的仙樂全想起來了,立即在譜子上記錄下來,創作了一部適合在宮廷演奏的的宮中大麴。
李隆基命令樂工排練《霓裳羽衣曲》,令愛妃楊玉環設計舞蹈,楊玉環與宮人日夜趕排。終於,練好了一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在一個盛大的節日上演出。在宮廷中的表演樂器,唐玄宗除了運用箏、箜篌、笙等樂器,更突出的是加入了玉磬四架與琴、瑟、築、簫、跋漆管、笙、竽這些樂器。這首歌舞大麴代表著唐代大麴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也代表著當時舞蹈的最高水平,在服飾道具、音樂處理、舞蹈動作、演出程式上都有創新之處。
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曾經這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曾經這樣評價過:“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因此它的藝術表現、意境創造以及對外來音樂的吸收與融化足以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成就。
李二寶的馬屁可比安祿山的高明多了,李隆基大喜,楊貴妃也異常興奮,兩人激動地談論了很久《霓裳羽衣曲》,這才想起來叫李二寶幹嘛來了。
接下來,李二寶就把五線譜和簡譜的相關知識告訴了李隆基和楊貴妃,這兩位都是大師級的音樂大師,很快就掌握了五線譜和簡譜。
李隆基和楊貴妃都很喜歡李二寶,都想賞賜他,楊貴妃說道:“二寶剛剛封為了伯爵,再給他一處宅子吧。”
李二寶心裡清楚,將來這長安城要是保不住,要宅子也沒用。他說道:“陛下,娘娘,小臣相求一個恩典,不知當說不當說?”
李隆基笑道:“二寶,你說吧。”
李二寶說道:“小臣的師傅也許還會回來教小臣的,小臣有了什麼新鮮的東西,就想著來孝敬您和貴妃娘娘,可是小臣官職低微,想見到您和貴妃娘娘,那可是太難了。因此,小臣斗膽請您賜給小臣一塊腰牌,能夠讓小臣進宮見駕方便一些。”
第一百五十三章 要命的任務
楊貴妃很喜歡和李二寶談話,李二寶腦子裡新鮮的東西多得很,和他談話有營養。李隆基也喜歡李二寶,這個要求不過分,他很高興地說道:“力士,取一塊朕的腰牌來,准許李二寶隨時進宮見駕。”
李二寶大喜,有了這塊腰牌,他就能夠隨時見到李隆基,這樣就不會受制於人了。關鍵時刻,還可以保命的。
李二寶講完了五線譜和簡譜,看到李隆基和楊貴妃有些疲倦了,就告辭出去了。他走出去沒多遠,就被高力士的徒弟叫住了,他說道:“李爵爺,高總管讓您在這裡等他。”
李二寶就站在院子裡等著。他沒事幹就四處張望,仔細打量一下皇宮的建築。
太極宮建於隋初。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因其為唐京的正宮,故又稱京大內。唐太極宮實際上是太極宮、東宮、掖庭宮的總稱。共有10個宮門:宮城的南面有五個門,中間是承天門,東側是長樂門,次東永春門。承天門之西為廣運門,次西永安門;西面和北面各開有二個城門,西為嘉猷門、通明門,也是掖庭宮的東門;北為玄武門、安禮門;東面通向東宮只開有一個城門,名通訓門,也就是東宮的西門。
東宮南北尚開有四個城門,南面三門,為廣運門、重明門、永春門;北面一門名玄德門。掖庭宮因為宮女所居,故只開東西門,不開南北門,西面門只稱西門,無他名。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門玄武門,主要原因就是李世民曾經在這裡發動兵變,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逼迫李淵讓位。
李二寶正在觀望,就看到宰相楊國忠走了過來,李二寶趕緊上前行禮,說道:“卑職參見楊相公。”
楊國忠笑笑說道:“二寶,封了伯爵了,恭喜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