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礫石,倒了一些進去,敲擊玻璃瓶壁使礫石填滿下面石塊的間隙。“現在瓶子滿了嗎?”他第二次問。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很好!”企業家說。
他伸手拿出一桶沙子,慢慢倒進玻璃瓶中。沙子填滿了石塊和礫石之間的縫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他再一次說:“很好。”然後,他拿起一個水壺往瓶裡倒水,直到水面與瓶口持平。接下來,企業家發問:“你們明白什麼道理了嗎?”同學們紛紛發言。最後,他笑著說道:“你們的看法是對的,但我認為這個演示說明的意思是,哪怕你的職業再好,只要你繼續爭取,就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的確,只要你繼續爭取,職業空間一定會更大,人生平臺一定會更高。
■'智語點“波”'
小公司與大企業都有生存之道,沒有好壞之分,但對一個人不同階段的影響會不同。
小公司肯定想要發展為大企業,這是一種目標,年輕人也要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制定目標。
與其說人生是一個舞臺,不如說人生是一個平臺。舞臺需要我們在上面表演,有時候真真假假自己都說不清楚。要把一個個平臺作為每個人成長髮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為自己的人生留下堅實的腳印。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不能只有安全感,你還需要危機感
畢業幾年的你,是否經常會怯場或者是感到沒有底氣?居安思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在競爭激烈的人生戰場上,打盹的都是輸家!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似乎都豪情萬丈,什麼都不怕,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想著房子、工作、養家餬口這些俗事兒,再也沒有年輕時那種敢於“上天探星、下海撈月”的勇氣了。是我們改變了生活,還是生活改變了我們?我們的思想越來越複雜,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捨不得、越來越多的顧慮,我們總是在徘徊、總是在猶豫。
畢業開始一兩年,生活的重擔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挫折和障礙堵住四面八方的通口,我們往往在壓迫得自己發揮出潛能後,才能殺出重圍,找到出路。可是兩三年後,身上的重擔開始減輕,工作開始一帆風順,我們就鬆懈了下來,漸漸忘記了潛在的危險。直到有一天危機突然降臨,我們在手足無措中被擊敗……畢業這幾年,仍然處於危險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好好打拼,這樣才能有一個真正的安全人生!
NO1.沒有永遠的“鐵飯碗”
20多年前,在一家國有冷凍廠裡,有兩位工人:陳伯伯與許叔叔。他們倆從小一起長大,幾十年一路走來,可以說是莫逆之交。他們兩位都是技術能手,差別是陳伯伯比較循規蹈矩,寧願保持已有的安全感,也不想出一點點差錯。許叔叔比較靈活,有點兒冒險精神,遇到事情喜歡鑽研,能根據變化去做一些出格的事兒。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這個地方,很多人勇敢地扔掉國營、集體單位的鐵飯碗,下海經商。許叔叔也投身於這個浪潮中。作為許叔叔的好朋友,陳伯伯覺得這太危險了,極力勸說許叔叔千萬要慎重。許叔叔很堅決,還勸陳伯伯一起下海。結果,他們倆分道揚鑣了。
陳伯伯留在了冷凍廠。沒想到,幾年之後,冷凍廠由於經營不善倒閉了,他無奈地下了崗。真是無巧不成書,不久這家冷凍廠被他當年的好哥們兒許叔叔買了下來。原來,許叔叔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奮力拼搏,到深圳闖出了一番事業。這次,他是回家鄉投資建廠的。
聽到這個訊息,陳伯伯立刻樂了起來,決定去找許叔叔,希望謀得一個職位。然而,當他跟許叔叔提出要求時,許叔叔回答道:“大哥,真是非常抱歉啊。你應該知道,這個廠現在已經配備了一些先進的電子機器,對技術、資訊、年齡都有嚴格的要求。你的技術已經老化了,無法操作目前的機器,而且工作強度這麼大,按你現在的年紀肯定承受不了。如果讓你當工廠的保安,以你的身體條件和年齡也不適合,所以,很抱歉,大哥……”
我父親那時候是這家冷凍廠的一名技術工人,每當他跟我說起這件事,就特別感慨地說:“你自己要好好努力啊,不要以為現在很安全,其實危險無處不在啊!”的確如此,就像機會遍地都是一樣,危險也是時刻都存在的——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把危險化成機會!
NO2.你活在“大魚缸”裡嗎?
有一家公司,前臺大廳擺著一個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