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2/4 頁)
什麼,呼天喊地地說冤枉,自己只是跟東嬤嬤閒話幾句,並沒有挑唆什 麼。這兩個老婆子,互相不鬆口。而這事,就算問道宣妃頭上,宣妃也不會坦誠的,她還念著瑞嘉是自己掉下去的,自己是小阿哥推到的呢。
康熙也曉得這裡頭一團爛汙,只怕誰都有份的,而且,這東嬤嬤還跟翊坤宮、景仁宮走得近呢,估計就是個三姓之奴。只是這些老東西怕是 忘了,這些奴才只能是康熙的奴才。這一頓狠打下去,這老東西就吐露了,佟妃娘娘也是有份的。
不光是佟妃有份,康熙再想到太子殿下回來時跟著只有那點點人馬,這惠妃雖然人不在京裡,可現在也在折騰呢!
這說著,芳儀卻嘆了口氣,“說到翊坤宮,是人都想著惠妃,要不是我一早兒在衛氏跟前埋了釘子,到現在也想不到,這東嬤嬤雖跟惠妃走 得近,可其實卻是衛氏的人。。。。。。”
330 好福氣
“這些,也都是衛氏挑起來的。不光是宣妃這事兒,還有那些藥渣子。最想不到的是,這胤禩還挺會說笑話的。”芳儀就把這胤禩的事說了 一遍。
原來這胤禩安排人說了個笑話,“恰巧”讓畫堂聽去了。這一切,都落在了芳儀早年安排的釘子眼裡。
聽了額孃的話,旁人都還在想這胤禩不簡單,沒想到胤誐倒是沒接這茬,只想著額娘說那個笑話,“額娘,那是什麼笑話兒?”
芳儀被這兒子一問,倒也愣住了,“我也沒打聽這個,或許,春華會知道。”
“那等會兒,兒子就去問春華姐姐。若是真好聽,我也學來給哥哥妹妹們聽。”
聽了這兒子說這個,芳儀半天回不來神,這,好像不是重點吧?再看了看胤誐,一本正經的樣子,也不像是在說笑話。邊上的承祜過來扶著 額孃的肩,道:
“額娘,您放心,都有我呢。就是我一個看不住,還有阿弟他們呢。再說了,小誐這樣實誠,也是福氣。”
胤誐沒聽明白大哥哥這話是什麼意思,就疑惑的看著比他大一點點的小哥哥,這已經是這些年養成的習慣了。三胞胎的默契,總是高過其他 兄弟們,所以有時候一時沒跟上其他兩個的思維,胤誐也總是本能的配合,而有什麼疑問,也總是先找胤禟。
胤禟握了握弟弟的手,道:“沒什麼,大哥哥說會好好照顧我們的。還有小誐性子好,是個有福氣的。”
胤誐一向是胤禟說什麼,他就聽什麼的,聽此也不再思索了,反而高興得點頭道:“嗯,我有福氣。我把它分給阿瑪額娘,哥哥妹妹們,大 家都一起有福氣了。”
胤禟的眼神閃了閃,心中的主意更堅定了。
芳儀看著幾個孩子們這樣,再又想了想,大兒子這樣說,其實也沒說錯呢。
很快的,幾個孩子們又回到了剛剛的話題,只是瑞嘉心裡打定了主意,以後要好好看看這個額娘哥哥們口中不簡單的小阿哥,嗯,聽說,這 小哥還是跟自己同時出生的春雷阿哥呢。
這邊幾個小的轉著小孩兒們的小心思,那邊胤礽倒是把話題帶到別的上頭了,“大哥哥,你回來時怎麼就帶著那一點點人?可是又出了什麼 事情?”
承祜點點頭,這事也沒什麼好瞞著的。原來當時在塞外,康熙沒交代一聲就帶著那幾個阿哥走了。留下給承祜善後的,不光光是那些蒙古王 爺。萬歲爺迴鑾了,這妃嬪們自然也得回去了。可萬歲爺先走了,這就要承祜去安排這個事情。哪想到太子才剛把京中太皇太后娘娘的事情說了 ,這惠妃娘娘就暈了過去。承祜忙傳隨行太醫,說是心中焦慮所致。
這人昏了,總不能就這樣打包帶走吧?這惠妃身為妃子,可是太子正兒八經的庶母。若以儲君的身份來說,自然是比這個妃子高多了。可若 以晚輩來說,對這庶母還是要敬一下的,說到底,並不是敬惠妃,而是敬著萬歲爺。
不能就這樣打包的話,那太子是不是要留下來照應一二呢?
承祜心裡掂量了下,就把阿瑪留下的禁軍侍衛又留了大半人馬,也安排妥當了妃嬪等回京的事宜,自己卻沒留著,安撫完了各路王爺,交待 了場面話,就一路快馬回來了。
胤禛若有所感,板著臉揹著手,一邊踱著步子一邊搖著頭,道:“大哥哥,您這樣,不會招來什麼不敬庶母這類的話嗎?還有,惠妃若是假 託病的要死要活的,弄出什麼亂子來?這可要怎麼算?”
胤礽咳了一聲,道:“哥哥既然這樣回來,必有所倚仗。叫我說,就是沒什麼倚仗,也沒什麼的。這太皇太后娘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