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夜梟悲叫,將唐聖華驚醒過來,天已黎明,但他的心境,卻更加紛亂。
他依託在門檻之上,無精打采,不自覺的一聲長嘆,一縷愁思,襲上了心頭。
他想著江湖上是如此的險惡,天地又是這樣的廣闊,人海渺茫,叫他落腳何處?
從眼前的情景,連想到母親的慘亡,父親的下落不明,還不是和這五人遭人毒手,而不明白誰是兇手的情況,毫無兩樣?這些,叫他這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從何處著手緝兇?
眼前的五人,自認為是金剛幡的手下,江湖之事,不能說不算老練,可是,也會落得這等下場,自己在經驗上說什麼也比不過人家,是不是在將來也會有同樣的遭遇?說不定更慘的景況,也會叫他身受哩。
唐聖華自負為人間奇男子,英雄肝膽,這當口,也不免萬感交集,氣短情長,不自覺的潛然淚下。
朝陽東昇,霞光萬道,黑夜變成天明,這千佛寺院牆頭上的雜草,被露水浸淫,顯露出無數的晶晶水珠,被陽光照射,格外顯得晶亮。
四周的叢林內,傳出來無數的鳥鳴,倒是十分的清心悅耳,現出一片新生的景象。
只有唐聖華,仍舊是那樣萎靡,依靠在門檻上,緊閉星目,愁眉苦臉的憂愁著。
朝陽很快的升空,倏地照射在唐聖華的臉上,但見他臉色蒼白,有氣無力的唏籲著。
他意識到已經天明,趕忙睜開了眼睛,不覺“啊”了一聲,臉上似乎有點驚異的表示,想道:“我因糊糊塗塗的想了太多的事,竟忘了我置身何地,未來的事,且不去管他,眼前這五具屍首,我該設法將他們掩埋才好……”
他心動惻隱,精神為之一振,翻身出廟,檢視埋葬五人的地方。
廟後依山,而且空地也多,他決定選擇一個山頭,作掩埋之所。
他轉進牆院,正想搬運屍首,忽然自言自語道:“我連挖土的工具都沒有,這坑穴如何挖掘?”
一抬頭,目觸廟門,心說:“且進入廟內,找尋挖土工具,偌大一座廟院,當不會缺乏這些用具的……”
想到此處,逕至廟門,用手一推,門未落鎖,早就往兩下里一分,他抬目往裡面一看,卻見進門即是一座大殿,正中有三座佛像,左右兩面共列著十八尊金色羅漢,供桌佛龕,雖積有塵土,但都不太陳舊,像是才經過人打掃不久的樣子。
佛像的兩端,是通往後面的雨道,地上並無腳印,顯然是沒有人到過此處。
白日裡,又是陽光炫照,廟內的景物,一目瞭然,唐聖華不再遲疑,即跨進大殿,恭身對著佛像,心裡默誦道:“弟子唐聖華,為挖埋五具屍首,找尋挖坑工具,如有觸犯之處,祈予寬宥。”
默誦完了,打右面甬道走去。
兩面的甬道,直通廟的最後端,甬道兩旁都是些空房,有幾間門未落鎖,敞開著的,也有幾間關得很緊,雖有蛛網塵垢,看上去倒也十分整齊。
唐聖華無心欣賞這整齊的房舍,也不去研究像這樣好的廟宇,怎麼沒有住持?
他沿途只是尋掘土的工具,一直到了最後層,並未發現鋤鏟之類的東西,心中非常納悶。
他並不灰心,仍舊邊想邊尋,漸漸的,走到了尺頭。
看形勢,這裡很像是廚房,大鍋大灶,還有不少的木柴,就是缺乏掘土的器具。
他在廚房裡找尋很久,找不著什麼,所有的廚櫃都翻遍了,也找不出鏟鎬之類的器具來。
他大失所望,呆立在大灶的旁邊,想了許久,不得端倪,輕輕的嘆了口氣,準備離開這兒,到前面再想辦法去。
當他離開爐灶四五步遠,不經意的又回過頭來,朝四下裡探視一番,卻發現這所廚房,是依山壁建立的。
山壁凸的部份,正好是兩個大爐灶安置的地方,他心裡不禁大奇,腳下也停立不移,過細的檢視。
他看山壁凸出之面的外圍,不過是以磚砌成的爐灶形狀,上端兩口大鍋,加上一個大煙囪,除此,就不見有別的物件。
他走近爐灶的正面,用手敲了一敲,再詳細的一看,這鍋灶好像是從沒有動用過,連煙漬油漬也找不出半點來,詫異的想道:“假如爐灶的裡面是空的,勢必要除去山壁的凸出面,方能燒炊,但周圍除塵垢之外,偏就看不出有燒用過的痕跡,而且我敲它之時,其音是實,難道這爐灶也要偽裝?是不是另有蹊蹺?”
唐聖華不解這個中的機巧,沉思良久,又道:“我何不將大鍋拿開看,或許掘土傢俱,藏在這裡面,也未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